北方大旱的人祸因素:河塘填塞,森林砍光
郑风田 周强
2011年2月13日
华北地区近二十年来水利有一个乱象就是“降水少、蓄水更少”,近年来华北地区的水利基本上只靠打井,这是很短视的行为。这次抗旱对华北过去的治水模式—片面依赖打井, 是一个极大的嘲讽。估计再过一阵不下雨,井里就打不出水来。片面依赖打井不但井越打越深,成本越来越大,还导致整个华北平原呈现大大的漏斗状。那个最重要的东西:蓄水,储水于民的好法宝却给丢掉了。
我们知道西北地区年降雨量仅200-300多毫米,为什么这些地区的百姓还能够生存?“水窑”就是一***宝,在夏天雨季时,用水窑把降雨都接住储存起来,以备冬春干旱时用。而华北地区的降雨量从600到800毫米不等,按道理讲还可以活命。遗憾的是,上世纪每个村庄都建好有好几个水塘,在夏季雨水多时可以储存不少水,多余的水潜透地下,地下水位也不是太深。而目前是一个什么状态呢?村庄的水塘基本上都淤平了,夏天下雨也储存不了什么雨水,大量的降水就顺着江河东流而去。夏天老天给的水储藏不下来,等于春夏之交缺水之时就没有水用了。
水利部门的同志在忙着要用最严格的水制度之前,也忙着要收水费之前,是否应该先算一笔帐:每年夏天华北地区降下来的雨水我们究竟储藏了多少?有多少雨水白白地流到大江大河大海里去了?如果我们能够把其中的十分之一储藏下来,储水在沟塘、村庄、小水库,而不是什么大江大河,也不至于一大旱就出现这么严重的乱子来。
北京干旱有二个原因:1,大方向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水汽输送的上风处如河北,山东,也包括江苏的森林破坏严重(自己看森林绿色地图),导致大量水汽无法北上 。2,自身的原因:是因为北京自己的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和建筑的大面积化,没有森林产生的生物凝结核无法降水!所以要解决北京灾害,必须这些地方都要恢复森林!再说江苏的森林恢复也有助于对安徽和河南的森林恢复和解决干旱!因为森林植被有几个好处:
一.没有森林几乎很难降雨! 森林会释放凝结核到空中产生云(空中有很多水汽,只有附在凝结核上的水汽才能成为我们看得见的水汽云)才能在重力(水汽附在凝结核越来越多)和遇冷就会降雨!没有森林几乎很难降雨(就是湿度达到400%也不会降雨,澡堂水汽很足但从没看过下雨就是没有凝结核的)只能依靠海洋生物释放凝结核的产生的水汽云(主要是海洋水汽,我们经常看的卫星云图就是这种可见的水汽云)以暴雨和台风形式带来降水!有兴趣可以看《降水和云》
二.森林植被很容易输送水汽! 森林植被上空接近海洋上空的湿度,特别是当沿海森林植被很好(50%以上)及水汽输送沿途有足够的森林(30%以上)他很容易把海洋水汽大量输送到内陆深处等沙漠地带!有水沙漠自己都可以长植被,沙漠不缺种子!有兴趣可以看《森林是这样输送水汽的》
三.森林植被可以减缓西北冷空气加速南下!(可以避免春旱和冻害) 森林植被可以减缓西北冷空气加速南下的速度!因为森林上空湿度大 ,冷空气遇湿会减缓他南下的速度!如果没有森林,冷空气就会加速南下,减弱东南风,从而造成春季南方的(东南)水汽不能北上而造成春旱和冬季的一路冻害和暴雪!有兴趣可以看《南方暴雪系失去森林的保护》
四.只要有足够的区域面积,森林植被可以自身构成独立的小气候环境。森林植被自身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一个独立的小气候环境),如科尔沁沙漠中的大青沟,岷山的九赛沟,云南元阳梯田(哀牢山,不过那里的植被现在也在被过度开发)等等自然保护区,都是森林茂盛,气候逸人,风调雨顺!
从来没有看过一个自然保护区会跟没有森林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