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敢诤言 两袖清风伴一生
发布: 2011-2-27 16:05 | 作者: 鉴明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2799 | 回复: 2
一身正气敢诤言 两袖清风伴一生
张辉同志生平
张辉同志,华东疗养院离休干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扎木大站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生于1928年农历正月初四,无锡八士乡人。原名定魁,参加革命后取名柳春,1948年3月后用现名。行政十三级,享受局级待遇。
张辉同志1945年3月参加革命,194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锡北县委敌工部做情报工作,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莱芜、孟良崮、鲁南豫东战役,以及陇海、平津铁路破击战和淮海战役,在滁县、合肥、凤阳等地打过游击。曾任师供给部书记,师、团政治部、处保卫干事,中队政治指导员等职。
解放后曾在皖西参加剿匪反霸斗争和淮南剿匪战斗。1950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荣立二等功。1950年11月后历任团政治处、师政治部宣传股长、政治干事等职。1953年3月入解放军政治师范学校学习,因学习成绩优良荣立三等功,并留校任苏共党史系教员。
1958年6月奉命调西藏军区,历任军区后勤部宣传科科长、青年科科长、后勤部职工科科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陆军115医院及西藏军区后勤部扎木大站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等职。期间参加了西藏平叛作战及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曾奉命任伤俘医院政治委员。在收治大量印军伤俘工作中进行了中印边界问题真相和中印友好的宣传教育,取得了良好成绩。
在雪域高原的22年工作中,因长期高原缺氧导致多种疾病(高血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等),虽然身体状况不佳,还是坚持多次深入到边防站、下地方协助工作;上唐古拉山,到人人怕去的麻风村;翻越雪山、步行进入墨脱,不论到哪里都是与战士和藏族同胞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受战士与藏族人民的欢迎和爱戴,为西藏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1980年1月转业到华东疗养院,正当准备投入地方经济建设工作时,却患鼻咽癌,提前离休。虽然工作时间较短,但工作认真负责,廉洁奉公,为员工排忧解难,为华疗的建设出谋划策,是党员和群众的良师益友。
张辉同志因患重症肺炎、心功能不全等多种疾病,虽经华东医院精心医治,多方抢救,终无回天之术,于2011年2月18日23时1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3岁。
张辉同志为人坦诚、磊落、敢诤言,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生活上淡泊宁静、两袖清风,从不炫耀自己、从不占公为私。关心青少年的成长,离休后常去学校给同学们讲革命传统故事。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的政治品质。
他热爱学习,离休后身体虽然欠佳,但每天还是坚持读报看书,并自费编印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书籍,受到大家欢迎。对国际、国内大事,从不人云我云,而是坚持多方面学习、反复思考、分析,表现了一个老革命、老党员的崇高追求和革命情怀。
对同志、亲戚朋友,以及帮助过自己的人从不忘记,有恩必报。对有差错的人,既坚持原则又能宽容大度、不抱成见;他与妻子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对子女从不宠爱,而是疼在心里,对他们的要求是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做一个堂堂正正的正派人。
张辉同志的一生是为党的事业勤奋工作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虽然风云多变,但丝毫没有改变他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在他参与和主持的各项工作中,始终坚定地贯彻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并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多次获得嘉奖和立功。他的坚定革命信念和高尚品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张辉同志安息吧!一路走好!
鉴明附记:
2月24日上午,与张辉同志永别。
我与他结识,正是《中流》《真理的追求》与“重要思想”激烈“交锋”而横遭扼杀之时。
此后十多年来,他不顾重症在身,几次病危,始终大力支持和参与董乐辅的同志主持的大江书社的“交锋”活动,大力支持毛泽东旗帜网的艰难奋战,为捍卫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去革命”“到天津”的叛卖行径坚决斗争,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又一个革命去战士留下未竟事业离去了。
这使人很自然地想起2008年,中国共产党诞辰87周年之际,郑天翔同志与巍巍同志的诗和:
“战云压城战士稀,为何众星早离去?你身寄托人民望,咬紧牙关硬坚持。”“战云压城战士稀,喜看新星已崛起。大地恩潮终涌动,共话山花烂漫时。”
2011年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