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特色蛋糕的特色分配 [复制链接]

1#
特色蛋糕的特色分配
发布: 2011-1-28 19:00 |  作者: 和尚 |   来源: 解放区的天 |  查看: 387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描写的是封建社会真实生活,也是当代中国贫富悬殊的现实特色。为了掩盖特色的奢侈腐败,平息民声民怨,特色在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被迫强调改善民生和调整收入分配,以促进社会公平。特色总理大臣巧言令色说,“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都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充分表现出英明圣上和总理大人的慈悲和仁政。      

特色大臣纷纷表忠:“我们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满怀深情的特色话语,沁人心扉,让吃不上“大蛋糕”的草民热泪盈眶,温暖全身。小民不奢望达到特色标准:有房子、车子、票子、儿子、妞子、卡子,还能到夏威夷、地中海、帕提亚,冲浪、开游艇、观人妖------,只想有房住、有工作、有基本医疗费和退休金,孩子能上大学,幸福尊严的劳动,当家作主的生活。

“做大蛋糕,分好蛋糕”,多诱人啊!谁能做出这么大的大蛋糕?对此,特色有特色的看法。特色的伟大理论,重要思想教导我们:资本家是先进劳动者,中华民族的先锋,特色社会主义先进代表,对特色社会有极大贡献的模范。资本家先进代表领导的特色党、特色国,特色公司、企业,特色科学管理团队,是特色社会大蛋糕的创造者、占有者、分配者。人民被先进代表,地主养活农民,资本家养活工人,富人养活穷人,特色养活百姓,这些特色理论,都是特色社会实践检验出的唯一特色真理。

马克思说:“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呢? 难道资产者不是断定今天的分配是‘公平的’吗?难道它事实上不是在现今的生产方式基础上唯一‘公平的’分配吗?难道经济关系是由法权概念来调节,而不是由经济关系来产生出法权关系吗?难道各种社会主义宗派份子关于‘公平的’分配不是有各种极为不同的观念吗?”《哥达纲领批判》

特色蛋糕的特色分配,公平不公平?特色认为公平。你看:特色坚定不移一刀砍下去,就把社会大蛋糕一切两半,先把最大的部分:生产资料、剩余价值,包括国税、地税、利润、利息、租金、回扣,贿赂,分配给特色党、特色国、特色富人,特色仆人,冠冕堂皇对人民说:我代表你们占有、管理、消费大蛋糕的大部分。然后,把社会大蛋糕剩下的一小点特色蛋糕,即必要劳动价值,公平分配。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特色社会,特色以权谋私,化公为私,公有财产,社会大蛋糕,被特色们任意盗取,公开抢劫,疯狂霸占,而劳动者只能分到一小块蛋糕,即劳动力价值,这就是公平、公开、公正的特色分配。这就是特色们吹嘘的特色蛋糕,特色分配。如果有工人、农民、小知识分子说:这样分配不公平。特色党就高举“不许争论”的特色大旗,理直气壮的说:“要砸烂铁饭碗,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就在于:物质的生产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的手中,而人民大众则只有人身的生产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末自然而然地就要产生消费资料的现在这样的分配。如果物质的生产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末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部分民主派又仿效庸俗社会主义)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成为主要在分配问题上兜圈子。既然真实的关系 早已弄清楚了,为甚么又要开倒车呢?”《哥达纲领批判》

劳动者创造出的社会大蛋糕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必要劳动价值和剩余劳动价值。特色大蛋糕只是社会大蛋糕的一小部分。中国工农大众创造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蛋糕,特色党内资本家先霸占了去,装进特色的腰包。其中,2010年特色党国财政收入超过8.3万亿元,这表示特色买办官僚是全球第二富裕的“人民公仆”。黄鼠狼提着缺斤少两的劳动力价值,流着眼泪,到工人家送温暖。工农大众得到的工资,补贴,救济,不管名义上是有多少,多大,只能是劳动力的价格。也就是资本为了剥削能够继续进行,不得不给的劳动者,维持劳动力生存和延续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

2011年1月3日,在[人民网]上,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教授说:按“联合国标准:一天1美元不到,为绝对贫困;2美元不到,为低收入”。他说;“中国有九亿人口没有达到2美元标准,为什么?九亿农民年均收入3587元,不到5000元,再加1亿城市贫民,中国穷人10个亿。

北京大学特色教授厉股份说:“为了达到改革的目标,必须牺牲一代人,这一代人就是3000万老工人。8亿多农民和下岗工人是中国巨大的财富,没有他们的辛苦哪有少数人的享乐,他们的存在和维持现在的状态是很有必要的。”厉说:“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谐社会才能有希望。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我要为富人说话,不是为了讨好富人。今天有些人骂富人,好像是给穷人出气,其实他们是害了穷人。杀富济不了贫,穷人应该将富人看成自己的大哥,大哥穿新衣小弟穿旧衣,天经地义。”厉还说:“中国是否应健全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在高歌猛进,特色辉煌的“十一五”期间,特色财政收入,即:社会大蛋糕中,剩余价值的最大部分,年均增长21.3%,四年间就从4万亿翻番到8.3万亿,高于GDP年均11.2%的增速。然而,从2006年至201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只有2009年超过了当年的GDP增速,其余都在10%以下。2000年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约65.5%,如今已降至36%,相当于美国和法国的一半。而且,城镇人均居民收入,包括富人和穷人,老板和打工者的人均。由此可知,在国民收入的“大蛋糕”中,特色集团和工农大众的分配比例,严重失衡。特色集团一天天暴富起来,工农大众一天天相对贫困下去,绝对贫困下去。在工农大众的不断罢工,斗争,反抗之下,特色集团不得不被迫提高工资,使之接近劳动力价值的水平。

在2010年物价高涨的背景下,四年财政收入翻番,特色财政部谢部长大喊“吃紧”, 振振有词说:“按照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我国仍处于较低水平,有继续提升的空间。”老百姓的收入,增幅不到特色政府一半,而且连年下降,劳动力价值都不能实现,一些下岗失业工人生活极度贫困,生存都困难。可想而知,老百姓毫无特色的清淡生活,已经多么“吃紧”了。

在特色紧吃,紧掏的特色分配中,特色资本积累财富,特色劳动积累贫困。特色国富,特色民强。通过特色分配,无产阶级,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共产党,变成共产党内资产阶级压迫剥削人民的先锋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阶级,变成“一无所有”的“弱势群体”。特色主流天天在大会,小会,两会上,趾高气扬,吐沫星子四溅,大喇叭叫喊:“特色过河不问路,公平分配奔小康。”

这就是,在特色理论,特色思想指导下,资本和雇佣劳动“和谐”的特色社会,特色蛋糕,特色分配的“科学”含义,“先进”特色。

和尚2011-1-28

附:媒体报道“公平”分配“特色”标准

中组部公布离退中央领导待遇令海外华人震惊

据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老干部局最新公布:截至2005年7月底,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员长、国家副主席、中顾委副主任一级的离休干部,有 12人;政治局委员.人大副委员长、副总理(国务委员)、中顾委常委、中央军委委员(包括享有同级待遇的第一代老前辈遗孀)一级离休干部105人;省部级离休干部(包括享有同级待遇的各界知名人士) 5537人。一共是5654人。

2004 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人大委员长、国家副主席、中顾委副主任一级的离休高干12人,公费开支3亿2600万元,平均每人2725万元;政治局委员、人大副委员长、副总理(国务委员)、中顾委常委、中央军委委员(包括享有同级待遇的第一代老前辈遗孀)一级离休高干105人,公费开支6亿7100万元,平均每人630多万元。

5537名省部级离休干部(包括享有同级待遇的各界知名人士),每人配备工作人员3至5名不等,每人每年公费开支70 多万至600多万元。如汪道涵,去年公费开支达947万元,医疗开支500多万元,他在上海锦江宾馆、大公馆设有两个集医疗设施的“汪办(公室)”。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的省部级离休干部,平均每人每年开支都在500万元以上。

中共在职政治局常委的每个人的开支预算,均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

记者采访了参加集会的徐梅小姐和王明钗小姐、张伟女士。徐梅说,最近我们从中国国内网站发现这个消息,这让我们万分震惊。大家都知道中国社会很腐败,但是中国政府高官如此规模的挥霍国家财产,挥霍老百姓的民脂民膏,而且明火执仗、堂而皇之地公开挥霍,不能不让我们感到愤怒。要知道,中国的绝大多数老百姓至今没有任何福利,他们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甚至死了都没有钱安葬,这些高官们却如此穷奢极欲!他们就是想保住他们的特权地位。

张召忠称:中国公务奢华程度超过任何一个发达国家!

据报道中国现有公务用车六百多万辆,国家每年光养车的费用就比军费还高,是这样吗?张召忠: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真是触目惊心啊!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更多精彩,尽在★军事第一播报★http://jsdybb.netsh.com.cn

一是吃饭喝酒,大摆排场。美国人均GDP是中国的十倍,可美国人公款请客不会超过四菜一汤,标准非常清楚,没有弹性空间,你愿意八菜一汤可以,对不起,多余的部分你必须自掏腰包!美国人请我吃饭,每次总是把菜汤倒在米饭里吃掉,不浪费一粒米、一根菜,一口汤,我们的官员能够做到吗?一顿饭能够吃掉一个大学生四年的学费,一个小学一年的经费,这样下去得了吗?当然,在经济萧条的今天,大吃大喝或许也是拉动内需的一个方面呢!你看现在经济危机影响到餐饮业了吗?相反,却越来越红火。还有送礼的问题,托人办个事儿动辄就是几万、十几万的送,多么吓人!如果有机制,有考核,还需要这样吗?按程序办就是了,为什么留有那么多的黑洞和暗箱操作空间?在美国,送礼可以,但必须限制在10美元以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会涉嫌行贿受贿,受贿的要判刑,行贿的也要判刑。美国是一个法治社会,它虽然在衰落,但值得我们学习的实在太多了。

二是楼堂馆所,极尽奢华。我去过很多国家,发现中国各级政府的楼堂馆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奢华、豪华、壮观。在美国、在欧洲,很多国家的市政厅、市长办公室市民都是随便进去的,没有站岗放哨、戒备森严的。我去过的一些市政厅和市长办公室都非常的简朴,从规模、豪华程度而言比不上我们有些地方的乡镇办公条件。如果市政厅很简朴,老百姓就很容易与你来往,如果你搞得过于富丽堂皇,老百姓就感觉你是个衙门口,距离也就拉开了。再看看宾馆,我去过以色列,他们的人均GDP一两万美元,比中国高数倍,但最好的酒店说是四星级,实际上远远不如我们的三星级。看看中国吧,在有些开放的城市,步行十分钟的范围内,就会发现十几家五星级、超五星级豪华酒店,政府的很多会议都安排在那里召开,政府的很多官员经常在那里开房间,这样的状态怎么能够联系群众。在我小的时候,我清晰地记得,县委书记深入到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吃饭采取派饭制度,就是今天在张家吃,明天到李家吃,那个时候农民很穷,没什么可吃的,县委书记就跟着农民那么随便吃。住宿也是这样,与农民一起住,焦裕禄同志就是那个时期的典范。现在行吗?我实在是找不到一个类似的案例,去年终于发现了一个典型案例,但不是在大陆,是在台湾,这个人曾经当过市长,是党的主席,他下乡的时候,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干完一天活,晚上就睡在猪圈里和牛棚里,个人的名字叫马英九!他现在成为台湾的领导人。

三是公务车越来越豪华。我在英国的时候,英国的中将以下都不配车,官员都不配车,军事院校没有一辆公务车,都是私家车,开到伦敦郊区停下来换乘地铁进城上班。单位集体活动都是租车,租用出租公司的车,专业司机,准时准点,没有事故隐患。这样的管理,省去了大量的司机编制,抑制了腐败,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大大减缓了城市交通压力。北京市为了控制交通,采取了很多的法规,包括限行制度。但是,这些都是制标不治本的,真正管用的措施:一是在现有公务车的基础上,同比例缩减70%以上(当然包括驻市内的军车);二是确定一个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凡是高于这个标准的车辆,一律不得进入五环以内,严重者强行限制淘汰;三是数倍提高三环以内停车收费标准,过去一辆车停一小时花费5元,以后应该增加到15-20元,随着时间的增加收费要呈指数增多。

英国的将军带领学员到外出参观见学,身着迷彩服,乘坐出租公司的车辆,到达战场后徒步行进。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001年我去访问的时候,发现包括上将、中将所有将军的车,都没有空调,车辆的级别相当于我们夏利车的水平,他们的办公室没有空调,只有电扇。相比之下,我们真是汗颜啊!GDP不算高,国力不算强,享受方面却走在世界前列,而这种享受不是普通民众,却是民众的衣食父母。不是张口闭口就说领导就是服务吗?既然是服务就要把自己当作公务员,而不是衙门里高高在上的官僚!我是将军,给我配有专车和专门司机,如果从我开始搞改革,我愿意带头放弃专车和专用司机,我不会有任何意见。我不是在说空话,我是在说我们如何才能做到立党为公,行政为民。当了官儿就一步登天,生活和物质待遇就一下子增长了那么多,那么多实惠还谈什么为人民服务啊!人民还愿意跟你说真话、讲实话吗?

和尚后语: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先进表演很有特色。2011-1-28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武夷山 于 2011/3/2 17:15:15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