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些事
作者:东谈西扯 文章发于:新浪博客
家 乡 的 那 些 事
我的家乡很富,富的直流油。那要看谁了。
文凭热那年,形势逼我进了党校函授班。党校校长亲自给我们上课。他给我们讲党史,讲哲学,讲政治
经济学,讲资本论----。看我们听困了,他就给我们讲西方,讲西方人的鼻子为什么比中国人的大,讲西方人的眼睛为什么是蓝色的,讲西方人吃饭为什么用刀叉----。讲的头头是道,他真有才。
朱镕基当总理那年,王校长也升迁了。他当上了县政府的常务副县长,主抓企业改制。他紧跟总理的步伐,一年不到,全县的中小国营企业全变成私企。
精明的贪官会八面玲珑,周到四方,把拴在自己身上的那根绳也链到其他人身上,有福同享,有难才能同当。可王副县长太贪了,在改制过程中,他独吞百万,按他的话说:别人都贪过了,轮也该轮到我了 。结果,那一年王副县长被人揭发,露了馅,轰动了小县城。于是,他进了班房。
要说,这都是改制惹的祸。要不然王副县长不会有这事。王副县长以他的聪明才华,在改制中发明了掩人耳目的“负债经营法”,取得国有企业所有权的人,可以不出一文钱。这等的好事,谁摊上了都会报恩,可想而知的事就自然发生了。
王副县长说:反腐是隔墙扔砖,砸到谁谁倒霉,这次砸到他了。他并不甘心倒霉,他拿出了从前任那里学来的杀手锏,在法庭上,法庭外,开始了积极的揭发。害的全县的大小官员坐卧不安,法官被弄得束手无策,不敢提审,书记员不敢记录。深更半夜,他都会大喊:“报告政府,”看守问他有啥事,“我想起了新的问题,我要揭发”。吓的看守急忙躲开。
有了独特的杀手锏,自然就有了交易,本该蹲大牢的他,被保外就医,而且,还得到了县里出资给他在沈阳市内买的一套大房。县里开出的条件是:今后不许随便回县里乱说。从此,王副县长在沈阳活的悠哉悠哉,从此不再县里露面。
关键字: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