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发布: 2011-4-15 17:33 | 作者: 红日欲出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1008 | 回复: 1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全靠我们自己!
——学习韩老求真务实、高屋建瓴的文风和气派
新 吉
韩西雅韩老的《“中国人的基因里应该不缺创新力”,为什么“小小签字笔”的“关键部件多依赖进口”?》一文,写得多么好啊!从“中国目前生产签字笔都需要百分之八九十地进口外国的笔头和墨水”这样一件小事情出发,并援引《新华每日电讯》报道里的原话,勾画了整个中国目前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低下的事实,进而回顾了旧中国充满洋货的惨景,并指出这是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共同压迫、剥削导致的结果。
从这里出发,韩老又以自己亲身经历的确凿事实,讲述了毛泽东时代他自己在上海搜集到的十个动人事迹,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充分证明了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领导下,中国人民如何战天斗地,充满了技术创新能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正如韩老在文章中所说,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我们的多少劳动模范,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中,不知有过多少发明创造,不可胜记。
为什么毛泽东时代,在帝国主义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却能够创造出丰硕的成果和奇迹?韩老的文章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给予了分析和回答。
在那个时代,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地开发和调动,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如韩老文章所说,在创新提高科学技术的实践中集中人力、财力,不因投资技术改造减少利润而被制约。
反观当今,“市场对资源配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盲目竞争,谁也不愿意去冒风险创新(韩老文章中语);“多年来部分企业似乎陷入一道魔咒: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创新能力越弱越依赖引进,越依赖引进创新能力越弱,自身消化吸收不良创新不够,导致不断重复引进。”“以市场换技术”“有的行业也面临‘技术没换多少,市场却被丢掉’的尴尬”(韩老文章中引用的《人民日报》3月20日文章《从贴牌大国迈向品牌大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述评》中的话)。
根据韩老文章记述,1958年建厂,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工人、技术人员苦战攻关,创造出高水平感光技术,曾受到过周总理表扬的上海感光胶片厂,“改开”后以仅仅21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柯达公司,而柯达既不要一平方米厂房,不要任何一台设备,也不要任何一个人,要的是买断上海感光胶片厂的生产权,只要把彩色胶片生产停掉即可。仅此一例,足可以说明,当今中国如《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所说,企业竞争能力低下,“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很容易走向崩溃的边缘”。面对如此大量的事实,分析其中的原因时,我们不能颠倒内因外因的关系,并以此牵强附会地说,美帝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我们当今的主要矛盾。
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办特区、引进外资,改革国有、集体企业的公有生产资料所有制为私有制;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加世贸组织,把整个中国经济融入到由美国为首的国际垄断资本统治的“经济全球化”之中,中国成了所谓的“世界工厂”,实际上成了国际垄断资本的附庸、新的殖民地。按照某些人的解释,所有这些,全都是“西化派”干的。没有办法,如果一定要这样说,那就成了货真价实的“瞎话派”!
“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两种做法,事情也清楚了。”“中国人的基因里当然不缺乏创新力。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是不同的社会制度决定的。”韩老文章中这掷地有声的回答,难道不令人们深思吗?
“中国工农阶级创造的血汗绝大部分被国际帝国主义、垄断资产掠夺走”,“国家陷入到了这个尴尬境地”,“只有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以来造成的制度,重新回到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所实行的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上来才能解决,中国工人阶级和全体革命人民要努力奋起,自觉为之而英勇斗争!”这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老革命家向我们发出的战斗的呼唤!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工人阶级、贫苦农民和爱国的知识分子,要重新振奋起新的创新精神、创造出新的动人奇迹,只能是自己解放自己,而不是整天幻想着依靠这个“派”、那个“力量”。
韩老,一位年近九十岁的老革命家,能够认真抓取主流媒体的报道,从一个小例子阐发出大问题,写文章注重实例、有根有据,是我们所有左派青年和网友的楷模。什么才叫“毛派共产党人”?那就必须是认真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不搞主观臆断,不是空乏地概念推演,也不做不切实际的幻想。不然的话,那只能是“冒牌共产党人”。
读韩老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是言之有物,具备真材实料,而实际材料中又能见微知著,阐发的道理高屋建瓴,可谓“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相比之下,一些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不去认真调查研究实际情况,而是靠大量灌水文章,炒作一些主观臆断的想法,借以给群众出主意,绑架群众搞“宫廷斗争”,“保”这个、“救”那个,以为这样就可以成为群众的引路人。即使他们叫喊的声音再大,跟韩老这样求真务实的老革命家相比,就相形见绌了,真可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链接:韩西雅:中国人的基因里应该不缺创新力
http://www.maoflag.net/?action-viewthread-tid-1540585&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