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本向太平洋倾倒万吨核污水 [复制链接]

1#
日本向太平洋倾倒万吨核污水

发布: 2011-4-16 13:59 | 作者: 谢明康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500 | 回复: 2
日本向太平洋倾倒万吨核污水

来源:《环球视野》第363期

日本本周要向太平洋倾倒1万多吨核污水,与核辐射微粒难以控制地通过大气飘到世界多国不同,这是日本政府第一次主动把本国核危机推向国际公共空间。韩国《朝鲜日报》5日抱怨说,日本向太平洋倒核污水与最近的邻国不商量、不通知,韩国“被蒙在鼓里”;俄罗斯专家反驳日本“倾倒的核污水不会构成健康风险”的说法,称生态风险可能持续数百年。日本媒体称,韩国已经向日本提出抗议,俄罗斯副总理也对日本此举表示不满。太平洋国家显然担心,日本如果第一次往太平洋倒核污水毫无外界反弹,就可能有第二次、第三次,如今,福岛第一核电站1-3号机组的核污水至少有6万吨,并且还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韩媒抱怨“被蒙在鼓里”
“当周一日本政府宣布要从福岛核电站向大海倾倒1.15万吨核污水计划时,对其最近的邻居韩国既没有协商,也没有通知”,韩国“被蒙在鼓里”。韩国《朝鲜日报》5日这样抱怨道。报道说,对东京决定倾倒超标100多倍的核污水,韩国外交通商部一名官员说,没得到日本外务省任何提前告知。
日本4日晚开始倾倒核污水,到5日晚,已排放污水4300吨。按日本官方说法,日本是在把毒性较小的水排入大海,释放出更多空间储存毒性更大的水。日本官员说,所排污水辐射水平低,对人类健康不构成威胁。在5日的记者会上,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强调这是“不得已之举”。外相松本刚明称,日本将会向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各国政府进行通报,会向国际社会好好说明。他还称,把核污水排放入海的做法在国际法上不会马上成为问题。
“美国之音”网站上,有人说日本往太平洋倒的万吨核污水就像“在奥运会游泳比赛的池子里投进一片阿莫西林”,但更多的人认为“任何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这会造成危害”。俄罗斯《报纸报》说,专家认为,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比向空气中散发辐射物质更危险,将会产生灾难性后果,需要数百年时间才能消除。
日本时事通信社5日报道称,韩国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排放核污水没有提前通知一事提出了抗议。《澳大利亚人报》网站称,韩国向日本提出了抗议,拉响了核辐射警报。韩国媒体报道说,韩国官方正在研究日本是否触犯国际法。
俄新网5日称,俄罗斯副总理伊万诺夫表示,如海水受到辐射污染,俄罗斯在距离福岛约160公里海域捕鱼当然非常危险。奥地利《新闻报》5日评论说,核污水危机可能造成日本的外交危机。法国《斯特拉斯堡新闻》认为,尽管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百般解释,但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预计将遭到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并进一步影响它们的公信力。法国《西南》杂志称,更糟的是,1-3号机组的注水降温仍在继续,每天都会产生约550吨新污水,这些污水可能最终也会如此处理。日本官方5日称,福岛第一核电站1-3号机组的高放射性污水估计约有6万吨左右。
韩联社5日晚些时候称,多名韩日外交消息人士5日表示,日本政府预定于6日上午将以韩国相关官员为对象介绍放射性污水的排放情况。
香港《新报》5日刊文称日本在把海洋当做垃圾桶,呼吁“请日本人还给我们一个公道”。文章说,核泄漏之前还可以推说是日本内政,旁人不便置喙,可日本人并没有把辐射废水倒在自己的泥土上,而是往外倒在大海之中,全世界,至少是东北亚周边国家,有权要求日本人还一个公道,是合理和有必要的。
核危机至少持续几个月
日本政府4日第一次承认,阻止放射性材料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将需要数月时间。日本《产经新闻》5日报道称,除有意排放之外,事故炉内的污染水还未能控制,继续向大海流淌,周边海水的放射性物质超标750万倍。日本经济产业省5日宣布,将从外地调运人工浮岛储存污水。静冈市提供的人工浮岛原是一座海上公园,据称可存1万吨污水。日本媒体还大量报道了日本向俄罗斯借“铃兰”设备处理核废料的消息。
《法兰克福汇报》5日引述德国绿色和平组织化学家曼弗雷德的话说,实际上核污水是可以回收的,日本政府向太平洋倾倒的方式值得质疑。法国《费加罗报》的文章称,法国环境保护及应对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所所长尚皮翁认为,废水的放射性含量可能高于东京电力公司所公布的标准。俄罗斯《劳动报》5日引述莫斯科工程物理研究院专家阿格耶夫的话说,放射性污水进入大洋后,首先将被蒸发到空气中,之后会进入人的肺部,这可能引发癌症和肺部灼伤疾病。污染区300公里范围内的生物都会受影响。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4日公布的民调显示,69%的俄罗斯人认为,日本并未透露核电站所有的真实情况。俄新网5日称,正在美国访问的俄副总理伊万诺夫称,美俄的核能专家对日方不太合作的态度感到不满,认为日本应将泄漏情况公开给外国核能专家。
地震能否唤醒日本?
4日的内阁会议上,日本官员脱下了大地震后穿上的象征灾难紧急状态的蓝色工作服,换上保守的深色西装。《朝日新闻》评论说,日本开始了重建模式。泰国《曼谷邮报》5日刊文称,危机给日本提供了一个实现“新亚洲奇迹”的机会。英国《金融时报》也说,灾难会刺激日本经济,2011年肯定好于2010年。这种乐观情绪在日本并不明显。东京上野公园是日本樱花期最受欢迎的场所之一,那里的1200多棵樱花树已经开放,但气氛压抑,公园几乎是空荡荡的。《读卖新闻》网站5日说,日本超过16万灾民仍在避难所生活,日本政府计划对受大地震影响的农民、公司和当地居民提供财政帮助,“但不知这笔钱从哪里来”。
英国《金融时报》一篇题为“地震能否唤醒日本?”的文章表达了某种悲观。文章说,核泄漏以来,50位留守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勇士用身体筑起最后屏障,诠释了武士道精神。但“福岛50人”大多年龄在50岁以上,相比之下,一些日本年轻人却只有躲在屋檐下瑟瑟发抖。这个被冠以“菊与刀”之名的民族,未来可能只剩与菊花为伴。《华尔街日报》从另一个角度解释日本重建为何困难。文章说,几年前斯里兰卡遭受大海啸的灾民从政府领到几千美元足够再建一座车库大小的棚屋,还可以再开一个小商店。日本则需要修复或重建道路、电网、港口以及数以万计的住房。日本人还要用手机,看有线电视,要上网。
    (《环球视野》摘自2011年4月6日《环球时报》)


链接一:日本倾倒毒水污染海洋
李静
海洋生物受到美国核试验辐射的影响,产生变异,从此拥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飞机、大炮、坦克,这些现代武器在它眼里根本就是玩具——这是日本著名导演圆谷英二创作的科幻形象“哥斯拉”。他大概想象不到,在“哥斯拉”问世50多年后,在他的故乡福岛县,核电站爆炸后泄漏出的大量高辐射污染水正在渗入广阔的海洋,而更为大量的中低辐射污染水则人为地排入大海。一时间,外界甚至有人担心,电影中的“哥斯拉”怪兽也许会成为现实。
4月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开始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含低浓度放射性物质的1.15万吨受污染水排入海中,对此,东电公司和日本政府均表示,实施这一措施是“万不得已之举”,污水排放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然而,一些研究海洋生态的专家表示,海洋生物的卵和幼体对核辐射较为敏感,核物质将改变它们的基因,虽不至于产生“哥斯拉”,但海洋食物链将受到破坏。倘若污染时日延长,海洋生态不可避免地会遭到侵害。
日方坚称是“无奈之举”
4月6日一早,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在采取注入阻水材料等措施后,当天凌晨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的放射性污水已不再泄漏。此前,2号反应堆取水口附近的裂缝处,辐射值超过日本法定限度750万倍的污水不断地从一个破裂的混凝土深坑渗入大海。由于辐射水平极高,即使是采取了恰当防护措施的工作人员,也无法走到足够近的距离从事维修。尽管漏水的地方已经堵住,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3号反应堆外竖井内的强辐射污水总量高达6万吨,如何处理仍然令人挠头。
与此同时,为了给高辐射污水的储存腾出空间,东电公司从本周一开始将1万多吨的低辐射污水排入海洋,目前工作仍在继续。据了解,污水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浓度约为正常时期安全值的100倍,最高时达到500倍,铯-134和铯-137的浓度为安全值的50至70倍左右。污水排放将一直进行到周五。
考虑到外界对污水入海的质疑,日本方面这两天忙于做解释。东电公司声称,此举是“一项不可避免的措施”,宣布时一位官员还“强忍泪水”。
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发言人西山英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把毒性较小的水排入大海,政府就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空间来储存毒性更大、妨碍反应堆修复与控制的污水。西山英彦说,事实上,我们不希望采取这一措施,但是储存污水的其他方案实施起来耗时太久,比如采用一艘大型驳船,和一个被称为“巨型浮体”的浮动码头。
东电公司承认,污水排放将污染海洋,但强调即便成人每天食用附近海域的鱼类、贝类及藻类,也只相当于每年遭受0.6毫希沃特的辐射,仅为人体在自然界中每年受辐射量2.4毫希沃特的1/4。日本政府也表示,放射性污水将“很快被海水稀释”。
将导致海洋生物灾难
与东电公司和日本政府的淡定不同,各国专家学者闻讯后纷纷表态,认为日本此举将给海洋生态带来深远影响。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过去一周,日本东部沿海海水样本中碘-131和铯-137的水平已经上升。自然界中的电离辐射造成的基因损害大部分可以恢复,但人类活动制造的过量辐射对生物体的基因损害却难以修复。
莱曼大学海洋研究实验室的学者约瑟夫•拉什林对“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指出:“核辐射入海后可能造成一定数量的生物死亡,但是与生物基因受到的影响相比,这还不算让人特别担忧。问题主要在于,辐射物质将改变生物基因或者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对生物繁殖造成影响。”拉什林说,大部分变异的生物都无法存活,但是一些生物能够将变异传递给下一代。而且,如果受辐射的生物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辐射就会随着食物链传递下去。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环境辐射学专家比尔•伯内特对媒体说:“好在碘的半衰期只有8天,如果他们能够停止泄漏,这就是个短期问题。但是,铯是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海洋环境中铯的放射性完全衰减,需要几代人的时间。”
更令人担心的是,随着时间的增加,放射性物质不但会进入食物链,还会影响到海底淤泥。拉什林表示,如果是短期污染,情况还不算糟,但如果辐射泄漏持续几个月的时间,日本就得应对一场严重得多的海洋生物灾难。
核毒水对中国影响大吗?
实际上,海洋一旦被污染,影响的不仅是日本本国的渔业,日本邻国乃至全球恐都无法幸免。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日本政府说污水排放没有事先同其他国家商量,但曾将这一决定告知俄罗斯、韩国、中国和美国等国的使馆。
据韩联社报道,日本政府于4月6日上午向韩方介绍了放射性污水的排放情况。之前,韩国对日本的做法提出抗议,并提出了联合监测的要求。俄罗斯副总理伊凡诺夫则表示,如果海水受到辐射污染,俄罗斯在距离福岛约160公里的海域捕鱼将非常危险。
目前,中国国家海洋局各分局密切关注着海水辐射情况的变化。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发布的消息显示,根据海洋环流分析,福岛第一核电站渗出的高辐射积水流入海洋后,将被福岛附近的黑潮延伸体向东至东北方向输运,进入北太平洋,近期基本不存在向中国海域扩散的动力条件,因此近期不会对中国东海海域水体和海产品产生影响。
《世界新闻报》记者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了解到,中国的近海捕捞业短期内不会受到直接影响,但在日本东太平洋海域捕捞作业却存在一定风险。建议考虑停止从日本进口水产品,如果事态严重恶化,考虑适时停止中国在日本附近海区的捕捞作业。鉴于放射性物质在水生生物中有积累作用且残留时间较长,应该更长远地关注核泄漏事故对水生生物的长期影响。
日方排污已违反国际法
1986年8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国际原子能机构9月紧急通过两个条约:《核事故或辐射紧急援助公约》和《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两个公约为所有有核活动的国家规定了义务,如果发生或可能发生核损害、核污染,要及早通报可能受影响的国家和国家原子能机构,一旦造成实际损害,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和国际责任。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郭红岩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日本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国际法。“不但由于日方向海洋排放核污水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环境,而且从核泄漏开始发生到现在,日方就事故情况是不是通报得及时和全面,都存在很大问题。”

郭红岩表示,《伦敦公约》是针对海洋排污而设定的,虽然公约主要针对外海,且提到“如果倾倒是避免威胁的惟一办法”的情况下可以倾倒废物,但是其中也提到“缔约国采取的行动不应使损害或损害的可能性直接或间接地从环境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
郭红岩还指出,“世界上主要国家都作为行事规则的国际习惯法也明确规定,国家在利用本国的环境资源时,有义务不损害本国领域以外的环境权益。”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日本都应该遵循有关核损害、核污染赔偿的国际法,即《1960年巴黎公约》和1963年通过的《核损害民事责任维也纳公约》,对相关国家进行赔偿。
    (《环球视野》摘自2011年4月8日《世界新闻报》)


链接二:日本排放核废水对全世界都有影响
苏文洋
日本地震几分钟就过去了。而地震带给日本人民的巨大灾难,究竟是三年还是五年才能过去,现在任何判断都为时过早。“出水才看两腿泥”,只有等重建完成后,至少也要等核危机、核泄漏、核污染暂告一段落,才有可能对这次日本地震的影响做出比较全面、准确的评估。
同样的道理,对人祸大于天灾的日本核危机、核泄漏、核污染究竟会给全世界、全海洋、全人类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现在一切都无法预估,要等待时间的检验,实践的检验。我虽然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但在这方面,不敢苟同任何中外专家的“无影响论”,而持审慎的乐观态度。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敢对日本此次应对核灾难的表现和防止核污染扩散的措施表示出有丝毫的乐观情绪。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4日宣布,将把福岛第一核电站厂区内1.15万吨含低浓度放射物质的污水排入海中,为储存高辐射性污水腾出空间。据东电解释说,这些所谓低辐射污水所含放射物质浓度大约是日本法定向自然界排放标准的100倍,辐射强度较低。东电承认排放这些污水将污染海洋,但强调即便成人每天食用附近海域的鱼类、贝类及藻类,也只相当于每年遭受0.6毫希沃特(前译“毫西弗”)辐射,仅为人体在自然界中每年受辐射量2.4毫希的四分之一。
日本东电从3•11地震开始,从核泄漏开始,不断地表示“非常抱歉”,从陆地到天空,从天空到海洋,一路“非常抱歉”下来。我也要向东电表示一次“非常抱歉”,我不敢对一个只顾一己私利、长期不负责任而又撒谎成性的企业有任何信任,我不能认同超过本国标准100倍还是低辐射的说法,也不接受由东电提出的成人食用近海污染后的海产品标准。我目前只能理解,为了拯救日本人民,为了让日本的地下水不完全被东电核污水污染,最好也是最低成本和转嫁危机的办法是向大海排放。“别无选择”只是一种遁词,“首次主动”排入大海也不能彻底掩盖此前已经说不清的“多次被动”向大海排放。
我们对日本地震“感同身受”,对核灾难带来的大气污染和海洋污染同样“感同身受”。我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人民遭难我们心痛,也愿意尽可能地伸出援助之手。但是,日本东电向海水排污也不和“近邻们”打声招呼,做个通报,难怪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表示强烈不满。毕竟排污是一个国家干的,防污可是需要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动员起来,共同努力。减少碳排放时还全球一起多次开会商讨对策,怎么到了向海洋排放核辐射污水时就自己单独干上了?天空是公共的,海洋难道不是公共的?
据央视报道,中国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陈晓秋说,日本东电公司向海水中排放低浓度的污染水不会对我国沿海造成影响。我看他的这种说法过于“自信”,过于“武断”,过于“一厢情愿”。俄罗斯说对俄国有影响,韩国说对韩国有影响,都是周边国家,怎么就对我国没有影响?影响目前还没看到呢,或是影响有待观察,或是干脆就承认有一定的影响,影响大小远近需要评估,怎么说都比陈研究员的说法更合适。澳大利亚老牛多放几个屁对全球大气都有影响,日本东电如此大规模向海洋排放核废水竟然对周边没影响?中国的专家在国内说“没有影响”说惯了,说顺嘴了,一不留神,把向国际海洋排放核污水这么大的国际事件也说成“不会对我国沿海造成影响”,这回我们真得需要问一问他在替谁说话?
chinapower2010 (2011-4-16 16:11:22)
   和一个“高端”泡澡闲聊,争论好半天,他说西方民主好,感谢**同志,不是这些哪来的机会投机倒把,感谢孔老二,中庸之道现在运用自如的可以开开心心剥削几百号人呢。以前穷的饭都吃不上,那叫什么好日子。有人能帮我反驳么?最后竟是指着我鼻子把我定性为“右”....我问他能分清左右么?现在不要脸的人越来越多了,生活中、工作上、娱乐圈、课堂上、主席台上、小轿车里.....还有争着不要脸的!谁最不要脸谁成功?!真是开了天朝的先河,自古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时代!!!
chinapower2010 (2011-4-16 16:11:43)
小鬼子在天朝家门口撒了泡毒尿啊!!!没人吱声么?我害怕!!!不光害怕未来几年被汉奸进口的日本毒食品,更害怕的是怎么中国人麻木成这样子了!就鬼子事前、事后的态度——“不屑”与你中国商量!这种“不屑”本身就万分恶毒,我们的那帮CNM“精英”阶层的血性呢?!!敢说“专家”、“学者”都是吃货了,遇事开始“谨慎”了,保不准说错了,主子不给饭吃了,什么国家兴亡、民族道义在资本运作面前也不过是“适当”的工具而已!!!!!我对这些人只能无力的国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