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们无解的困顿!
作者:ichunmama 更新时间:2011-5-13
坊间有句话,叫“天上玉皇大帝,地上县委书记”。对这句话的解读可以很多,也确实很多。有看到腐败的,有看到绝对权力的,有看到艰难艰辛的,有看到骄奢淫逸的……。政改派,锋芒所向则是“一把手”的体制即党的领导。其实,县委书记的绝对权力,恰恰是近十数年改革的结果。九十年代以前,县委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机制,在县级党委很难出现“一把手”的绝对权力!
说实话,我看到的,是县委书记们无解的困顿!
从宏观上讲,县委书记基本上没有机会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尤其是具体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制定。但他们却必须为这些基本正确或基本不正确甚至完全错误的具体政策实施后的一切负面影响和严重后果承担善后——俗称擦屁股的工作。
根本无缘于国家政策的制定却必须为这些政策实施的不良后果擦屁股,他能擦干净吗?!
比如,乡镇机构改革,“七站八所”机构撤销、人员下岗。机构撤销后,农村管理调控职能一夜消失。农田小水利无人管无人问,农田水利的毛细血管损毁殆尽,水危机越来越严重,县委书记如之奈何?几十年形成的种子科研、培育、示范、推广体系分崩离析,几乎一夜之间受控于美国种子产业资本,县委书记如之奈何?农业技术指导、粮棉收购贮藏、乡村医疗服务、集体经济合作,凡此种种,在乡村落实的基本队伍土崩瓦解,县委书记又如之奈何?
比如,“抓大放小”“国退民进”“产权改革”,县乡村三级的国有集体企业全部卖光送尽,成千上万的国有集体职工,一夜之间被剥夺了工作权和全部保障,被无情的“牺牲”而推向市场,生活水平和质量激剧下降,激剧贫困化,造成大量的社会问题,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中央一句“维稳”,县委书记除了组织干部甚至公安干警围追堵截,又那里有能力和财力解决这些冒进改革政策所造成的尖锐矛盾和严重问题呢?让他们为冒进改革政策的后果买单,他们买得起吗?
比如,军转干部问题,是由国家政策的差异性及改革政策没注意其公平性引起的,县委书记完全无法也无力从根本解决其问题。
如此不胜枚举之事,件件事出有因。因在改革政策,果在社会在基层。源头在改革政策,县委书记们毫无发言权,而让他们去解决一切政策的负面结果,这何异于赶鸭子上架?何异于缘木求鱼?“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的水严重污染,却让县委书记们来保证渠清如许,不是强人所难吗?!
县委书记们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不能是因为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县委书记们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不能只是表现在中央党校轮训一遍。更重要、更必要、更紧迫的是要让县委书记们在改革开放一切具体政策的制定和决策上,有直接的发言权!
与其让县委书记们疲于奔命的为改革开放具体政策的负面后果擦屁股,不如让县委书记们直接的广泛地参与改革开放具体政策的制定与决策。比如,国家的具体政策的形成过程、决策过程,每次都随机抽取百分之一以上的县委书记来直接参加,全程参与调研、起草、修改和表决。一定是随机抽取,一定是百分之一以上。
这样做,县委书记们的困顿,或许还有解。同时,这也是实现党内民主的一条有效路径,发现和选拔德才兼备领导干部的一条有效路径!
我的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ichun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