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永远的忠诚》赏析之九:沈浩的强拆观、顺民观及王晓琴的和谐观(17、18集)! [复制链接]

1#
《永远的忠诚》赏析之九:沈浩的强拆观、顺民观及王晓琴的和谐观(17、18集)!
发布: 2011-6-12 11:20 | 作者: 4433799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619 | 回复: 1

电视剧《永远的忠诚》赏析之九:沈浩的强拆观、顺民观及王晓琴的和谐观(17、18集)!

我对沈浩没有过深的研究,但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特别是关于农村建设的思想。他的思想源于三年来的实践,源于这个充满了公与私激烈交锋的小岗。

可以肯定的说,“红手印”们的核心思想是私,是带头致富,而他们带头致富的资本就是他们头上的“红帽子”和村主任的权利。于是,在私利的主导下,集体的财产甚至村主任的权利就成了“红帽子”们任意瓜分、宰割的蛋糕;于是,小岗这个大包干的典型在改革开放20余年之后依然保持着贫穷落后的面貌;于是,小岗就出现了普通村民与富了的“红手印”们之间的矛盾纠葛。这恰恰是当今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

沈浩治理小岗的理念是“组织起来”,这在修路的事件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尤其在带领“红手印”们赴华西、大寨参观考察的事情上表现格外醒目。然而,小岗不是华西,也不是大寨。小岗是大包干的一个牌坊,这个牌坊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沈浩应该比任何人看的更清楚。余本福启动媒体的力量,打压沈浩走集体之路的决心,这就迫使沈浩不得不在公与私的夹缝中来重新思考自己治理小岗的思维方式,也可能让沈浩农村建设的思想变得漂浮不定,变得矛盾重重,变得找不到自我。沈浩与GLG时尚女老板有一段精彩谈话,尽管这个谈话是艺术上的处理,却能折射出沈浩在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大环境下的一种不安、苦闷、纠结甚至难以自圆其说的心态和思想。

强拆,是目前城乡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也是引发社会骚乱的一个突出导引。对此,沈浩跟GLG女老板发表了一番乱七八糟的感言:“你说现在中国人啊,要是处处都听话,从来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在国外待的时间这么长了,你应该有体会吧?你现在经常会看到,有的报纸就报道,某某钉子户打死都不搬走,我就不搬,不动。还有,就是某某地住户跟房地产开发商就打起来了。你说十年前这事怎么可能呢?过去的老百姓你让搬就搬,付给拆迁费给多给少都不敢吭一声。现在就不行了,他不满意就跟你闹啊。那你说现在的老百姓他这么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小岗村的人啊,是中国农民当中最进步的那批人,他们那种自我权利意识很强,自我保护意识也强。你说人家以前好,带头了,那现在就不好了?”

与其说此番言论出自沈浩之口,倒不如说是导演在“导向”观众。其实,导演是想告诉我们:这个社会进步了!那么,我想告诉“沈浩”:中国人不是从来“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毛主席就让老百姓死劲说,“四大”就是一个证明。包括现在,老百姓还敢说,论坛就是证明。不同的是,版主不让死劲说了,因为,“不争论”是不容冒犯的。到底谁不敢说呢?是台下穿西服的君子们,也包括沈浩。比如,小岗的问题,大寨的问题,沈浩敢说么?如此,社会进步了么?关于拆迁,“沈浩”说的很离谱,什么叫“过去的百姓你让搬就搬,付给拆迁费给多给少都不敢吭一声”?我不知道“沈浩”说的过去是指什么年代,但有一点“沈浩”不能混淆事实,这就是公有制与私有制时代的拆迁肯定有本质的不同。公有制天下为公,拆了你的房子,还会给你安排一个新的去处,都是公有的。私有制,房子是人家花钱买的,凭啥你想给多钱就多钱?人家花十万你给5万,不行就强拆,如此,社会进步了么?不错,小岗人“自我保护意识也强”,带头分地了,带头分八间房、推土机了,“贾治国”带头私藏火枪又主动交出还能“立功”调到镇里工作了,这就是小岗的进步么?

小岗人没有暴力强拆,没有人自焚,这是小岗的幸运。沈浩强拆,靠的是民主,靠的是沈浩人格的力量。对于强拆,沈浩进一步说,说的很理性:“有时候咱们可以换一个角度去看。前年啊,我们村修了一条路。我本想啊把这条路修的漂漂亮亮的,把路两边的房子都给粉刷一遍,把破烂房子全部拆掉。。。。。。但是,有的人不动,你怎么办?有一户人家猪圈就放在路边,夏天啊臭烘烘的。我怎么跟他做工作都做不通。那是人家个人的一个财产啊,人家猪圈原来就在那,你强拆?打架?打得头破血流?最后我想,你在那就在那吧,在农村路面有个猪圈也正常,这不过分。你要放在以前那个思路去看,他这么做就不对了,你这是没有集体观念。这件事逼着我得思考。我为什么要逼着人家把这个猪圈搬到离人家很远的地方呢?这合理么?。。。。。。人家的猪圈早就在那了,我这路是后开的,为什么要人家搬走呢?你说我是不是计划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脑筋啊?”

我感觉,沈浩的话很值得人们思考,尤其对于那些惯于暴力强拆的精英们,应该学习一点沈浩的拆迁观。计划经济、集体经济时代与所谓的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是社会大背景决定的,是体制的问题,这就注定了拆迁观念必须有根本的转变。如果非要以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换取所谓的发展和建设,必然是行不通的,也是引发官民矛盾和社会骚乱的关键症结所在。私有制条件下的拆迁不能侵犯百姓的合法利益,公平交易,合理征收,才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违背了这个本质,绝不是进步,而是比私有制更大的倒退。

沈浩还谈到了一个关于“顺民”的问题,也很有意思。他说:“我有时就不明白,嘴上说搞现代化,可骨子里呢?他就是喜欢顺民。你喜欢顺民,那是封建落后的思想啊。所以说啊,你要搞现代化你就到小岗村去。小岗村最能考验出我们是真搞现代化,还是搞假现代化。”此番话,把GLG女老板搞的一头雾水,也把我搞的晕头转向。沈浩说的“顺民”倒是一针见血。时下有人确实嘴上说一套,背地干一套。毛主席是不喜欢顺民的,他自己也不是什么顺民,所以,他鼓动老百姓造“走资派”的反。而有人一个劲的说搞现代化,一个劲的大讲尊严,一个劲的大讲民主,一个劲的大讲人权,“现代化”特色倒是金光铮亮。可是呢,那么多“沉默的声音”哪里去了?徐武明明思维清晰、语言流畅,偏偏说成是“偏执性精神病”,说点偏激的话,就精神病了?那么,当年诅咒毛主席“让雷劈死”的妇女是不是应该枪毙了?在某些人看来,举报贪官就不是顺民,都应该打成精神病关进疯人院。那么,小岗那么多索要“肖像钱”的刁民是不是也疯了?可是,你就不敢动一动小岗的这些“精神病”,因为小岗是特色的牌坊。凤阳小岗,真的很现代化么?

为了构建和谐社会,有人提倡“包容”。在这个“包容”之下,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排斥,相互斗争,也相互渗透,形成了一对对立统一的矛盾。这个矛盾不仅让开放的中国充满了特色,也把黎民百姓的思维搞的找不到东南西北了。“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吉林“臭不要脸”局长把百姓的心态描绘的惟妙惟肖。沈浩是农民出身,到了小岗如鱼得水,一身的土气。工资一分钱拿不回家,还倒贴了好几万。就在沈浩42岁生日到来的时候,妻子王晓琴对妹妹、妹夫大发雷霆,原因是他们对沈浩的大公无私深表疑惑,认为沈浩太傻。王晓琴怒斥到:你们老说共产党的干部出了哪个哪个贪官,咬牙切齿的,这不好那不好。好,现在轮到你姐夫了,人家好好干了,到你们嘴里有好话么?还傻傻傻、农民农民!跟你们这样说吧,共产党的干部要都是你姐夫这样的,就真就是和谐社会了!

是的,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千千万万个沈浩。可是,特色中国究竟有多少个沈浩?离开了沈浩,凤阳小岗的路还能走得下去么?(就不闭嘴  待续)




mianxiangweilai (2011-6-12 12:16:45)
把走资派的“先进”和“现代化”谎言全都戳破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利益至上”,“把自己的权力同一两块钱的利益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沈浩在与GLG老总谈话中所流露的小岗农民所代表的所谓“中国最现代化思想”(“农民们吵来吵去争来争去有时也就是争那一两块钱的事”)。而“摁手印”的那帮人胃口已经被走资派喂大,那就不是“一两块钱”所能打发的,他们一个“肖像”也要你3万5万,而且什么不干每月还要享受1000多元的特权补贴。原来小岗村老百姓的“自我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过如此,如此的“先进”和“现代化思想”原来就是争权夺利,但不知这些人拿的钱要从哪里来?是不是剥削和掠夺?
小岗村尤其是那些摁手印的人享受的是封建特权,他们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私有制小农经济,整个地是生活在封建主义社会中,从那里我们找不到一点社会主义的影子,哪里还有什么“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