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建筑工人面临后继无人困境 [复制链接]

1#
建筑工人面临后继无人困境2011-06-18 13:03:35   来源:每日甘肃网-科技鑫报   我要评论

  50多岁的建筑工在工地挥汗如雨,他们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就像城市建筑的记忆。走访兰州建筑工地发现,大多数建筑工年龄为50岁左右,当他们迈进老年时代的时候,日趋枯瘦的身体却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即使是有少量的80后出现在建筑工地,他们的身份也多为高技以及项目管理人员。年纪大的即将退出行业,年龄小的不愿加入——建筑工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记者张学江文/图

  建筑工日趋老龄化

  6月7日下午,兰州气温高达30摄氏度。在兰州红山根一家旧城改造建筑工地,几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挥汗如雨,他们全然不惧热浪的侵袭,正在工地上切割钢筋,搬运砖块。

  “我今年56岁了。”来自甘谷县的老王说,这样的热天劳动已经习以为常了。记者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工地上几乎都是两鬓斑白的大叔大伯们,很少看到年轻人的面孔。

  “目前约150名工人,其中30岁以下的约占3%。40岁以下的占20%,40岁以上的占80%,多数都是53岁左右的人。”该建筑工地劳务队队长张兴丑说,这些人均来自陕西、四川、甘肃定西、甘南等偏远农村。“建筑工地很少有城市户口的人,即便有,也是高管或是高技人员。”

  “建筑行业工资越来越高,相比去年,今年工资普涨20元—30元/天。工地方免费提供食宿,伙食标准都在15到25元/天。馒头、肉菜、面食很丰富的。即便这样,也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建筑工了!”张兴丑和几名工人感慨。工人每年上班最多可达280天,以小工每班100元计算就是28000元,这是食宿费以外的纯收入。如果是大工,280天每班180元计算,年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

  80后不愿意来工地干

  兰州建筑工地面临内忧外困。记者从七里河区、城关区多家建筑工地调查发现,建筑工人多数为“4050”来自农村的人。其中,大多数来自外地,以红山根这家工地为例,四川籍建筑工人多达60%以上。而其他建筑工地,外地工人也占一半以上,来自甘肃农村的建筑工越来越少,有的也是不固定,即农闲时来打工,农忙时回家。其他能够长期外出的,多数去了外地。一面是外地人往兰州跑,一面是本地工人往外地走。记者了解到,建筑工地劳动力的循环过程,大多都依托熟人关系和人才市场、中介公司等各种渠道。

  “这个行业的流动性非常大,工人们高兴了干,不高兴了就不上了。以前是工人看老板地脸色,现在是老板看工人的脸色。”一名工人半开玩笑地说。年龄偏大一些的工人干活踏实,相对比较稳定。然而,建筑工地由于辛苦劳累,基本留不住80后,35岁以下的人越来越少。张兴丑队长告诉记者,工地经常有年轻人前来咨询打工,但多数来转一圈就走了,而来此上几天班坚持不下来离开的也很多。

  记者走访发现,年轻人尤其是80后宁肯选择餐饮、营销行业打工,也不愿意来建筑工地干。其中有观念问题,也有技能问题,更有吃苦耐劳的问题。红山根这家建筑工地的生产项目部王经理分析,在农村,如果自家的孩子在建筑工地上班,是很没面子的。当然,像80后这一代,家里多数是两个孩子,许多文化程度比较高,有的学会这样那样的技术,因此,不愿意到苦和累的建筑工地上班。

  “毕竟建筑工地实现完全机械化还需要很长时间,但未来,建筑工会越来越紧缺,而建筑工地人力成本上升,整个行业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兰州一家大型建筑工地包工头王先生说。



作者:张学江 来源:每日甘肃网-科技鑫报
分享 转发
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http://www.hst1967.net
红石头QQ群,1群:139134277, 2群:146030035, 3群:222844902
寻找红石头论坛最新网址,请收藏红石头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7665134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