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海怒潮 地火燃烧--上访村初访有感(四)来源: 大学网新人圈 作者:章铭弢 时间:2011年10月03日 10:37
在上访村聚集的访民常年大约有四万多人,多时达到十万人,但是对于只有十来个警察的骚扰破坏,从来没有访民试图联合起来自卫。因为他们不想被对方抓住非法上访的把柄。就是这样一群单纯的访民,政府不解决问题不算,连在这里流浪生活都不能容忍。每到两会期间,或者诸如奥运开幕等露脸的事情到来,访民们就被连哄带骗的驱散或者赶跑。
我想那些虚与委蛇,敷衍了事的各级领导和办事人员未尝不知道这些访民的冤情惨案,但是他们就是不去解决,他们宁可每年花千万的资金去维稳,也不愿把钱用到给这些访民一些基本的物质保障。这种情况所昭示的政府性质与这些年上访问题积重难返并持续增加构成一个令人不想面对的死结。
不要从外表看这些人好像都是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衣食无着,流离失所。要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只要多做一点分析就足以让人震惊!这些能上访到北京的访民本身就是一群冤情极深的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信心极强,当他们的冤情没有化解,信心崩溃,他们的怒气有多大,谁能评估呢?再有,这些访民能从地方基层逐渐上访到北京,都是一些很有能力的人。换句话说,这些人无论男女老少,但凡能到北京来,那都是冲破了中央以下各级政府部门的阻拦和打击才到北京的。他们的对社会的潜在能量有多大,谁又能评估呢?再有,现实中访民的生活非常困难,有的靠在当地打工维持生活,有的只能靠捡垃圾生活,有的甚至只能靠接济施舍或从垃圾箱刨食,这些人比无产者还无产,如果活不下去他们还有多少可以顾及的呢?再有,这些人目前还只是个人上访,自己办理自己的案子,如果他们要是联合起来,会聚集多大的能量呢?我相信还是无人能给以评估。最后,来自全国各地(北到东北黑龙江,西到新疆西藏,南到广东广西,东到山东)访民的背后还有访民的家庭、地方未能来到北京上访的访民和社会舆论的道义支持,这个力量一旦聚合起来,会是多大的力量呢?而且这个力量还在蓄积,上访的人目前以农民居多,之后恐怕还会有城市国企下岗或者退休的工人,我还听说有些公务员也有上访情况。由此可见,访民当中已经聚集的能量和未来可以蓄积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
行文到最后,我又想起几个探访过程中的细节。抚顺的官大叔在2008年五月份来京上访的时候,恰好在前门附近遇到为地震灾区的灾民献血,官大叔不顾自己体弱多病,也跑去献血,想为救灾出一份力,结果刚刚献血结束就晕倒在献血车旁,还是旁边的医生把他救过来。原本以为这些执着的访民只是关心自己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其他,可是他们在别人遇到更大更急迫的灾难的时候毫无保留的放弃了自己的利益。官大叔后来从媒体上了解到灾区的情况十分严重,心里想的是国家此时有难,不能给国家添负担,他毅然决定回家,等到救灾结束之后再回来上访。虽然他的想法和做法在有些人眼里显得幼稚,但是从中可见他一份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心。
一个阿姨的事情也让我难以释怀,她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她跟我说到女儿未来的打算的时候,希望她能够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书出版,我原以为她是想诉苦诉冤,可是她接着说,想把书出版了好让更多的人知道真实的中国社会,让更多年轻人都能为国家的事情多考虑。她接着说,“我没上过学,也不识几个字,但是我总觉得孩子上大学不能为了自己,还要想着国家才对。”我惊讶于她在这种时候居然还想着伤害她的这个国家。更让我吃惊的是,阿姨说,“如果这个国家需要我们站出来做牺牲,我也愿意,只要国家能好起来,我这把年纪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呢!但是我没本事,也不懂什么,如果你们年轻人有心救救这个国家,有危险的事情让我们来做,你们要保护好自己。需要我们往前冲的时候,只要告诉我一声就行!”
她说的这句话在我头脑当中挥之不去的另一个原因是和我生活圈子的一个经历相关。由于工作关系,总有机会接触一些学者。多数学者只是关心自己的个人生活,社会地位,金钱名利等庸俗不堪的东西。少数学者比较有良心,不只是做做学问,还希望能为国家和社会做点什么,但是他们经常说的是,“我们这辈人不行了,都已经老了,中国的未来就靠你们年轻一代了。”我此前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一般都会有所触动,会因为有人关心国家而感动,会因为受到鼓励而激动。但是对比这个上访的阿姨,我忽然发现那些原来我以为还不错的学者在精神境界上竟然轻松的就被超越了。
在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很复杂,有悲愤,有担忧,有无奈,但是更为主要的感受是惭愧。我原来一直对上访这个群体有忽视,直到那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接触到了这群身处底层又可亲可爱可敬的人。我承认自己尽管对当今的媒体有所思考,但依然受它的负面影响。我原来总以为这个群体虽然不像有些媒体恶意丑化的那么丑陋,但肯定也是有问题的。比如上访的人一般都只会拉着人絮絮叨叨的讲个没完,就像祥林嫂似的;还以为这些人没有知识没有文化,只会一味的上访告状;还以为他们夸大了这个社会的矛盾;甚至担心自己和这些上访的人联系了之后会不会向染上了病毒似的摆脱不掉。这些可笑的近乎卑劣的想法其实只要去过一趟上访村马上就能破除,可怜自己竟然如此误解了这样一批可爱的人!
回忆当时在上访村的场景,见到那些孤独无助的访民,一个直接的感受就是想赶紧去帮帮他们。哪怕给他们一点钱,哪怕给他们买一顿饭。可是当一个又一个访民连续出现在面前的时候,这个想法就显得苍白无力。如果再想想每天在这里聚集的常规规模是四万人,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帮呢?上访村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上访村的问题在现在的这个情况下有可能解决吗?
我想,如果彻底的解决了上访村的问题恐怕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到那一天,永定门也才可能真正成为永定门!(全篇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学网无关。欢迎转载大学网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大学网:
http://www.daxuewang.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