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孔庆东对记者的排比式泼妇型爆粗口喝一下彩[原创]
文/汪刚强
这几天,有两个人物挨骂颇多,一个是北大教授孔庆东,另一个是联防队员杨喜利。老夫突发奇想,把这两个新闻人物放到一起写。一文一武,一北一南,有点味道。
要么,现在就开骂?
且慢,这次我没准备骂孔庆东。虽然我对这个张牙舞爪嘴上随便跑火车颇有几分屠夫相的家伙素来没有太多好感,但他几天前对某媒体记者一番排比式泼妇型臭骂,很让我刮目相看。
得罪媒体记者,孔庆东这厮你不是自己往枪口上撞吗?媒体本身就是极为强势的资源,媒体人要造势修理谁,孔庆东你就准备让你的脑袋做烂柿子吧。
这几天我四处找臭骂孔庆东的文字,收获颇丰。某些以骂人为乐的写手,使出吃奶的劲儿,差不多将孔庆东小时候抢吃邻家小妹的糖豆都发掘了出来。不过,骂来骂去,我只知道孔庆东挨骂的原因是他骂了记者,还知道他骂了些什么,至于他为什么骂,只隐约了解到,可能是因为以往孔庆东接受采访,记者在报道时很不厚道,肆意歪曲。
的确,孔庆东爆粗口不可取。可是,如果孔庆东不止一次被心怀鬼胎的记者暗算过,导致他对这个群体仇恨达到了极限,他酣畅淋漓地爆个粗口,老夫为他喝彩!从他当时的怒不可遏可以推断,这厮被记者暗算百分之百发生过。
记者的能量老夫领教过多次,这些年网上颇多轰动性新闻里,都能找到他们上蹿下跳的身影。老夫曾多次寻找到蛛丝马迹,剖析其中的“艺术加工”,也因此得到过许多明眼人的首肯,怎奈先入为主,浮躁的人群如何听得进我那些弱弱的声音?
这几天一直在为深圳那个联防队员“打砸民宅强奸民女”的事件闹心,可是今天看到京华时报的后续报道,大跌眼镜——这个轰动全国的新闻原来很普通:记者调查发现,“打砸民宅强*奸民女”的联防队员杨喜利和受害人王娟居然是同在一个小镇长大的老乡,而且王娟的丈夫杨武和那个那个禽兽不如的杨喜利居然还是小学同学!
不仅如此,当年杨喜利独闯深圳,流落街头,扎稳脚跟的杨武与之偶遇后,曾多次接济帮助过他。杨喜利曾因抢劫被判刑三年,此后,又因打架斗殴多次被拘留。性格孤僻过于老实的杨武,偶遇这样的老同学并与之深交,算是遇上了灾星。这厮经常到老同学杨武的店里喝酒,借钱,不给就打砸店面,殴打老同学和他的老婆。
原来施暴者和受害者有那么多扯不清的瓜葛。这个新闻里最有看点的“联防队员”“打砸民宅”“强*奸民女”几大要素统统黯然失色。强调“民宅”“民女”,是因为联防队员好歹算个“官人”。其实,是不是联防队员,对于杨喜利这烂人是无所谓的,他比无赖还无赖十分,不是联防队员他就不去老同学家闹得鸡飞狗跳吗?
此前报道这个新闻的媒体记者知不知道这些深层的东东?我琢磨着记者肯定了解过,除非那些记者是菜鸟级的。不过,记者采访是一回事,要不要拿到媒体上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记者在这起轰动全国的事件里,十分巧妙地设了一个局,一番取舍之后,充满亮点的强势信息“联防队员打砸民宅强*奸民女”把无数眼球给抓住了。
这起轰动全国的上水平上档次的新闻的出笼过程,足以作为经典案例写进教科书。记者掌握了这些技巧,略施小计,足以用一颗小小石子,让太平洋翻起滔天巨浪。
当然,媒体是乐坏了的。白猫黑猫没关系,只要盆满钵满就成。
北大教授孔庆东被人玩于股掌之间,雷霆震怒,对记者爆点粗口何错之有?要知道,无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强*奸所制造的恶果,绝不亚于那个联防队员做下的龌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