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安全提问(未设置请忽略)
母亲的名字
爷爷的名字
父亲出生的城市
您其中一位老师的名字
您个人计算机的型号
您最喜欢的餐馆名称
驾驶执照的最后四位数字
找回密码
记住我
学习讨论
火眼金睛
新闻评论
“四大”广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工农之声
当代国际共运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红|石|头|论坛
»
劳动者的解放
»
无产阶级看历史
» 揭秘:毛主席《七律·答友人》诗中的“友人”指谁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返回列表
查看:
4715
|
回复:
0
揭秘:毛主席《七律·答友人》诗中的“友人”指谁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1187
精华
1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帖子
号角
组别
论坛元老
生日
帖子
700
积分
8860
性别
注册时间
2011-04-12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1-11-18 14:01
|
只看楼主
银光图片
揭秘:毛主席《七律·答友人》诗中的“友人”指谁
2011年11月10日 10:44:29
来源: 人民政协报
新华微博
13.jpg
(9.88 K)
2011/11/18 14:00:42
14.jpg
(20.22 K)
2011/11/18 14:00:42
图1: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合影。第四排右二为毛泽东,第五排右一为周世钊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这首诗最早发表在1963年12月,时值毛泽东七秩大寿。
这首《七律·答友人》诗中的“友人”是谁呢?人们一度众说纷纭。
“周世钊同学”五个字被删
周世钊是我国著名教育家、诗人。早年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情谊甚笃,是与毛泽东诗交最长的“第一诗友”。
接受采访时,长期研究毛泽东诗词的周世钊女儿周彦瑜和女婿吴美潮认定“友人”就是父亲周世钊。他们解释说:毛泽东的这首七律初稿写于1961年,时任毛泽东秘书的林克曾对毛泽东的一些诗词进行抄写。在林克留存的抄件上标题就是《答周世钊》。
据他们了解:1963年,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毛主席诗词》时,此诗在清样稿上标题原为《答周世钊》。随后,毛泽东在这个标题的周世钊名字后加上了“同学”二字,最后他又将“周世钊同学”五字去掉,把标题定为《答友人》。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应《毛主席诗词》英译者的请求就自己诗词中的一些词句做口头解释。其中关于《七律·答友人》的“友人”是谁的问题,毛泽东回答说:“‘友人’指周世钊。”
原来,在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到韶山时,写过《七律·到韶山》,两天后毛泽东在长沙会见了周世钊。周世钊的亲人分析说,周世钊可能当时在长沙与毛主席见面时就读到《七律·到韶山》,因为周世钊1964年写过一篇文章,文章说看到早几年传抄出来的这首诗的末句是“人物风流胜昔年”。
周世钊深深了解毛泽东是如何走出大山、走向中国、走向世界的,曾说:“从天时地利人和方面说,韶山的确得天独厚。但是毛泽东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影响,离不开个人的发奋努力。”
老同学兼诗友
1955年,周世钊到韶山参观时说:“毛主席从这么偏僻闭塞的地方走出去不容易。如果他没有远大的志向、不懈的追求,那么他也许会永居这个山村而为大山埋没。”
1958年7月,周世钊当选湖南省副省长,受任新职,公务更加繁忙,但他一有机会就去韶山。因为这里是探寻一代伟人人生足迹的起点。周世钊曾说:“韶山要好好地宣传毛主席青少年时代的事迹,这对下一代很有教育意义。”他还说:“如果要了解毛主席、学习毛主席,不到韶山来不行。”
1960年10月1日,周世钊到韶山,曾写下词《江城子·国庆日到韶山》。那些年,周世钊的大多数诗词作品都寄给毛泽东审阅。1968年7月16日,周世钊在给吉林师范大学中文系毛主席诗词学习班的信中写道:“自解放后,主席常在给我的信中嘱我寄诗。早些时候寄的不多,从1958年后,我差不多把所写的诗随时抄寄给主席,每每承他加以鼓励。”周世钊的女儿周彦瑜和女婿吴美潮认为,父亲的《江城子·国庆日到韶山》一词也应当送到了毛泽东的手里,“正因为主席读了父亲的诗词,受到了父亲《江城子》的影响,创作了《七律·答友人》,其中的‘红霞万朵百重衣’句就有父亲‘万朵红霞荡漾碧波前’句的浓重痕迹”。
在周世钊的亲人看来,毛泽东和周世钊是同学,在彼此的诗词作品中相互借鉴、相互启发,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毛泽东所寄信件曾丢失
然而,关于“友人”说纷争至今,有人说“友人”不止周世钊一人。不过,周彦瑜和吴美潮说,他们早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问过父亲:“近期外面传言,毛泽东《七律·答友人》是答您的,不知是不是?”老人回答说:“肯定是答我的,但不能往外传。”
1968年7月16日,周世钊在其《复吉林师大中文系信》中写:“《七律·答友人》一诗发表后,我这里接到一些询问是否答我的来信,郭老(郭沫若)甚至对人讲肯定是答我的,但我的看法不同。我在长沙和他处为人讲解这首诗的时候,我是这样讲的:《答友人》所答的肯定是湖南的友人,甚至肯定是答长沙的友人,但友人可能不止一人。”
为什么周世钊曾对家人讲“肯定是答我的”,而对外讲“友人可能不止一人”?周世钊的亲人分析:这可以理解为老人为人谦虚,他的解释是慎重的,可能他收到过毛泽东的手稿而后被人索借未还,也可能毛泽东寄的信件(手稿)因邮路原因丢失,毕竟当年发生过这两种类似事情,为此周世钊只有这样解释。
另据史料证实:1964年2月,毛泽东对自己的诗词做了14点解释,其中第8点为:“长岛”指长沙,“友人”是一个长沙的老同学。
1992年,吴美潮就“友人”问题请教过毛泽东诗词英译者叶君健,叶君健答复是“我查了一下,《答友人》译为‘答一位朋友’,即Replyto a friend。英文参加翻译的有钱钟书、乔冠华、赵朴初、袁水拍和我,都是经过充分论证后确定的。”
让周世钊的后人欣慰的是,新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明确指出“友人是周世钊”。余玮
分享
转发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默认表情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劳动者的解放
公告
新闻.评论
学习.讨论
《共产党宣言》逐段评
火眼金睛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思想PK广场
工农之声
工人生活状况
当代国际共运
文革讨论
无产阶级看历史
激进革命者之家
现代修正主义园地
民粹主义家园
改良派之声
民族主义舞台
版主讨论区
浏览过的版块
文革讨论
学习.讨论
现代修正主义批判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