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是西方政客取得政权的主要方式,也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在未来的社会中,这种手段对于一个政治家来讲是必须具备的。因为大规模暴力革命的时代已经过去。起码在目前看条件根本不具备。创造条件需要时间。这个时间,没有人能说准。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组织内部发生争议的时候,或者对外宣传遇到不同政见的时候,就需要用辩论进行澄清。因为真理不怕辩论,而且会越辩越明。因此,希望左派学习和掌握这种本领。
辩论,也叫舌战,它是讲究战略,策略的。舌战中的手段主要靠语言,语言既是武器,也是工具,如何掌握,是有技巧的。只有掌握这种技巧,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败。
如何提高舌战的水平?下面简章地讲一下
一是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譬如,谈历史,要具备历史知识,谈政治,要具备政治常识,谈教育,要具备教育方面的知识。否则,谈及有关的事件,人物,问题,现象,不清楚,不了解,就会出现“臭弹”或“死机”现象。或者说一些外行话,出现一些低级错误。譬如,有些人反毛,就是一种最低级的错误。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人民的领袖,如果一个人面对这些最基本的事实都不能正视,都不敢面对,那么,就无法进行辩论了。因为这样的人,不具备最基本的常识。同样,如果不知道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结束了中国军阀割据,多方混战的局面,如果不知道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不知道抗日战争,那么,这样的人,也无法辩论。因为他们的大脑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战斗,首先得有丰富的知识。知识是武器,是资料,是子弹,是工具,没有这些,就无法去打仗。
现在左派与右派的舌战经常发生,为什么左派往往不能取胜?或者不能让右派举手投降?在正常情况下,人只要讲道理,有正义感,对于真理,总是要认同的。派别是历史上的一种叫法,尤其是在文革中,这种派别达到了顶峰,即毛泽东支持的造反派与刘邓支持的保皇派,前者叫左派,后者叫右派。前者代表了人民的一方,代表了一种先进的势力,后者代表了官僚的一方,代表了传统保守的一方。
现在,大多数人不愿意再把人们分成不同的派别。这是比较现实的观点。但是,它反映不出人们的对历史的一种态度和立场。我们不想去纠缠历史,但是,我们不能去无视历史,更不能去颠倒和歪曲历史。
右派的弱点的哪里?对于基本的历史不了解。左派的弱点在哪里?一是开始树敌太多,打击了一大片。斗争是要讲究策略的,尤其是政治斗争,不仅要有自己的组织,而且要知道如何发展和壮大自己的力量。客观地讲,在现有的人群中,大多数右派并不是真正的右派,他们都是出于对历史的不了解。站错了队,认错了人,因此,我们在辩论的时候,首先要分清敌我友,这就是打仗的前提,也是策略。否则,舌战的结果,不会团结和改造右派,不能发展自己的力量,反而使自己的树立了新的敌对力量。这是毛泽东在革命初期坚持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我们学习有关知识,寻找资料,准备工具,都要围绕这个目的而展开。许多人在辩论中,不是犯了敌我不分的错误,就是准备的子弹,武器不力,不足,因此,在用的时候,往往力不从心。或者在战斗的时候,把朋友当敌人,把中间的力量当作敌对的力量了。因此,我们在舌战前,既要根据战斗的对象准备自己的武器与工具,自己的子弹与资料,也要考虑战斗的目的与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右派起义,让更多的对手失败。
因为我们舌战的目的不是把他们从肉体上消灭,而是让他们转化,让他们接受一种先进的世界观,正确的是非观,较高的人生境界与追求,符合大多数利益的价值观。
二,要具备打仗的智慧,也就是要知道这些仗应该如何打,与谁打,否则,不知道谁是对手,不知道对手的实力,不知道战场在哪里,就无法去打仗。
毛主席说,革命的首要问题是分清敌我友,同样,我们现在要进行舌战,也要首先辨别对手的立场,观点。譬如,左派内部,实际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舌战。为什么?对一些事物,一些现象,一些问题的认识与见解有分歧,很正常,但是,在战斗之前一定分清楚,否则,说一些过激的语言,不利于团结。尤其是目前,拥毛的力量,爱国的力量还处在发展初期,没有形成有效的组织,更不能对政府产生有强有力的影响,因此,更应该争取大多数,把有关的力量团结起来。否则,舌战就显得没有意义和价值。
那么,如何才能自己具有这些辨别能力呢?从公共学科讲,首先要具备哲学,尤其是马列的唯物辩论法,其次是逻辑学,汉语,文学,再次要具备心理学。
值得注意的是,具备这些训练大脑思维的知识,并不意味着就能很好的运用,而是必须用这些知识去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在正常情况下,遵照这些要求去思考问题,去发表言论。否则,仅仅是照本宣科,或者死搬硬套,就显得没有力量,没有针对性。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一种策略,一种智谋,是运用各种资料和工具的组织者,指挥者。因此,必须能深刻理解,熟练地运用。这样,才知道,在各种舌战中运用有关的资料,工具和武器。
为什么左派在与右派的舌战常常不能服人?除了其它因素以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首先左派的辩论显得无力,或者有漏洞,也就是不会组织自己的资料,不会运用自己的工具和武器。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学知识的时候,要学原理,学精髓,学本质,学精神。
三,不会打仗
什么叫打仗?就是在分清敌人的情况下,紧紧抓住对方的要害,将其消灭。譬如,舌战,每段话,每句话,甚至有时的每个字都代表了一定的含义,这些含义不仅流露出对方的意图,而且反映了对方的思想和水平。因此,我们在面对这些语言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对方的意图,紧紧抓住其中的漏洞,或者其中的要害,进行反驳。而不要只是根据自己的思想的在一边表演。什么叫表演?就是只管自己的意图,不考虑对方的意图。譬如,对方拿枪向自己攻击,其矛头在拿哪里?有时已经刺向自己的心脏,自己的还没有反应,只在表演。也就是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知识,依据,论证,这样是不行的。表演是让人欣赏的,不是用来战斗的。因此,任何舌战,必须正面,直接回答对方提出的观点和问题。不能绕弯,不要说废话,更不要拿一些无关的东西来证明。
四,在辩论中的心理问题
一般而言,我们在辩论时候,都要相互尊重,摆事实,讲道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有些人故意颠倒黑白,歪曲事实,那么,我们就要进行辩论了。但是,每个人的知识,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对于同一个事和人的认识也是有差别的。这样,冲突在所难免。同时,由于立场不同,观点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也会产生产差异。这样,我们只能根据对方的语言去分析对方的态度和动机。
对于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事和人,不知道是无知,颠倒事实而自以为是是白痴,知道了不敢面对而故意歪曲是无耻,不愿意承认是立场有问题,有意进行人身攻击和污辱是混蛋。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态度,立场和方法。毛泽东在对敌斗争中,常常采取,有理,有利,有节,就是一种很好的策略。这个策略不仅团结了大多数人,而且常常能让敌人转变立场和态度。尤其在解放战争中,这种策略使很多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起义。我们要本着团结-教育-团结的原则,尽量要晓之以理,以团结为主。只有对于极少数死硬的右派,才更采取孤立消灭的办法。因为毛泽东当年在发展革命力量的时候,实际上也是这个原则,包括一些地主,资本家,甚至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实际上也采取了这种方法。
我们现在遇到的情况也一样,无聊的辩论是要避免的,因为那没有意义。我们现在是要宣传我们的信仰,立场,揭露一些历史真相,让大多数人知道过去,分析现在,预测未来。而不是去打击他们,攻击他们。因为他们的无知不是他们自己的造成的,而是教育造成的。也就是说,他们接受了不良的教育,才造成了这种无知的结果。
当然,具备了上边四个条件,并不一定就能打仗。因为这不仅涉及到一个智力问题,即思考问题的高度,深度,还有一个看问题的远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一个素质问题。譬如,有人有知识,即不能把它们组织起来,有人有智力,却不无法表达,有人能言善辩,却没有正确的态度和人品,因此,只有能把各种条件都灵活地运用起来,并做到恰到好处,才能在战斗中,左右逢源,战无不胜。
一个人说话要有逻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