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轩辕铸剑录] 批判“形而上思维”——高明的理论救不了意识的僵化 [复制链接]

1#
在左翼或是右翼的语音频道里,极为常见的一种情形是:辩论双方一言不合,即反唇相讥,或是怒目相向。到后来往往已经不是为观点,而是作了一场意气之争。

我相信每一个人的时间,都非常之宝贵,为一些无谓的争论耗去诸多精力,于己于人都是种极大的损失,于集体的负面效应则更大,不利于内部团结,也不利于推广合作。因此,我们似乎应当作一次深刻的反省。

毛主席说,要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对待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任何团体都不可能全部有毛病,也不大可能全部都不存在一丁点儿的毛病。既然有同志提出了批评,一般来说,绝不是空穴来风,作为一个实事求是的共产主义者,理当首先反省自己有没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如果没有,再审视一下周围的同志是否存在这样的毛病,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么去解决……等等。

然而却不是这样的理性思维,而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极力维护革命队伍的“纯洁性”,由此而引发无数争端。这很不靠谱。

偏执的行为不靠谱,“非黑即白、非彼即此”的思维,更要不得。马克思在谈论对立统一规律时说: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畴,就是辨证运动。

我们要善于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水至清则无鱼”,过度纯洁的革命队伍肯定是没有前途的。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自来水跟矿泉水比纯净水更有利于健康,“纯洁”,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自然生命力与活力的丧失。

前一段时间某领导就非常强调“党的纯洁性”,在我看来这纯属“寿星公公吃砒霜”——嫌命太长。当然,在舞台上装模作样糊弄人的,其实早已不是真的党。

真的党是极不纯洁、专爱挑刺的,一眼就瞧出妖精的本来面目,抡起金箍棒打死了好几个;猪八戒一心想回高老庄去包产到户,巴不得取经团散伙,于是趁机煽风点火,鼓动唐僧祭起紧箍咒,把那不纯洁的悖时猴子逼回了民间。此刻去往西天取经的道路危机重重,真悟空却在花果山水帘洞中仰天长叹:满腔热血,为谁而流?!

按理说当今的党纯净度已经非常之高,但是老天自有它不可违背的规律,再进一步提炼的结果,不是会炼出金子来,而必定会应了恩格斯所揭示的:“生命也是存在于——物体和过程本身中的、不断地自行产生并自行解决的矛盾;矛盾一停止,生命也就停止,死亡就到来。”

因此,观点的分歧不是问题,矛盾更不是坏事,事物正因为存在着矛盾,才在斗争的过程中彼此融合、达到统一,从而产生新的动力进步了。一个集体如果完全没有了矛盾,也就正如恩格斯说的死亡,它的存在与否,也就几乎没有了多大意义。

但许多时候,我们往往死盯住对立的一面不放,而不去寻求统一面;也不致力于主动去融合自己或是努力使对方融合,从而达致最终的统一,而是只记得事物的对立面,而忘记了“统一”才是最终的目的,这就不自觉地陷入了恩格斯说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误区:

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一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只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成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用来形容我们一些同志是再恰当不过了:只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见别人的优点;着眼于部分的缺陷,忽略了整体的进步;只看见观点的分歧,不珍视共同的目标。

在这种形而上思维方式的影响之下,有些同志对待不同意见一味地冷嘲热讽,穷追猛打,几乎是到了鸡蛋里边挑骨头的境地,动不动就将“你给我滚!”这样的话放在嘴边,革命队伍能够团结的人最终能有几个呢?

每一个愿意靠近革命的人,愿意提出反对意见的人,甚至于许多敢于积极声讨革命派的人,都是很可贵的——除了沉溺于网络游戏的,沉溺于黄色视频区的,自以为世外高人的……除了这些鲁迅笔下麻木而呆滞的"闹市看杀者"以外,愿意悲愤莫名地痛骂“毛左”讨伐“毛独裁”的“反动派”,都是可贵的、可敬的、可爱的人。

“丢了西瓜捡芝麻”这样的蠢事,平常听起来都觉可笑,临到自己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却挥洒自如、一意为之,丝毫没有了“整体意识”。或者也可以这么理解,“整体意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行为中具体表现的“潜意识”则属于另一回事。这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实践不单指具体的社会实践,平常在网络上的思想宣传也是一种实践,实践在于一言一行,都以平常挂在嘴边的终极理想为指导。在这个大前提之下,对待一些事情的态度,自然而然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例如,面对主张“民主抗争”和主张“暴力革命”的人,不再是仅仅纠结于二者的区别,而是在分辨这区别的同时,还看到了他们的根本立场和出发点其实都是革命的,其实都已经是“基本统一”。

看到了“基本统一”,就可以在团结合作的过程中继续寻求“高度统一”:民主抗争失败了,极大可能会走向暴力革命;没有也不要紧,正好有机会去引导、去促进这股力量的走向。如果非得把矛盾对立起来,则连最初基本统一的机会也放弃和丢失。

马克思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

毛主席和列宁的革命,也是在最初的民主革命过程中逐步转化力量、凝聚力量,才迎来了最后的胜利。没有民主抗争的过程,就没有靠拢群众的机会,更没有暴力革命的基础。试图跳过这一个发展阶段去行动,那是主观唯心主义、空想革命主义,甚至容易沦为恐怖主义。

因为资产阶级利用虚假民主哄骗老百姓,就彻底否定了民主的进步意义,这是至为荒唐可笑的观点。

分辨六四运动的阶级性质,更是属于一种僵化的教条主义习气。学生们要的是民主、自由、人权,法制,这都是基于人类立场,基于大众立场的革命行动,哪有什么阶级性质?

革命首先是追求社会进步的浪漫主义,然后才是辨清在革命运动中稳定可靠力量的阶级性质。正因为是浪漫主义,因此任何时代的革命,例如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等,必然首先是在青年中,特别是在学生中发起。

六四运动,就是代表大众对于独裁专制体制的天然反抗。它代表无产阶级,也代表小资产阶级,但绝不代表官僚阶级。至于代不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大资产阶级?这个得细分。

那个时期中国已经广泛地沦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国企也被官僚霸占),老百姓要是有民主,就可以遏制资本家对他们的剥削、遏制官僚占有全民财富、遏制资本左右公权力所造成的不平等竞争。所以,学生们当然也代表那一部分被官僚体制压迫盘剥的、从事正当商业竞争的资产阶级(无论他资金大小)。

事实上正由于六四被镇压,老百姓完全丧失了民主权利,才造成后来更为剧烈的深度腐败,以及真正属于民间资本的民营企业无法生存而靠拢官僚,依附于官僚体制套取有利资源,从而引发大面积不正当竞争,最终造成普遍性的商品质量低劣。

要民主,要人权,任何时候都没有错,这是不服从于奴性文化的人类天性,这是正常的人类面对强权不屈的反抗。马克思主义需要分辨阶级性质,是为了分辨机会主义者的不稳定性、分辨小知识份子的易妥协性,是为了分辨无产阶级的刚性利益需求,究其根本是为了掌握人性规律,是为了最终凝聚更有效更稳固的革命力量,而不是反对无产阶级以外的力量参与革命。

毛主席说,要团结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群众,瘸子、瞎子,都可以为革命服务。资产阶级是不是群众?我认为只要肯参与革命的行动,就应该无任欢迎。真正的革命者,不是最贫穷的无产阶级,而是在思想意识中建立了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有识之士。唯有建立了发自灵魂深处的共产主义觉悟,才是最稳固的革命基础。

我一直想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越穷越革命,无产阶级都革命。——这是不对的!马克思说“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这句话的真正涵义是说:“无产阶级因为受压迫最深,也就最渴望改变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也就能够最坚定地投入到革命运动中来。”

纯粹以社会地位划分的“无产阶级”,虽然人数最多,涵盖范围最广,也拥有最强大的暴力基础,但其实这种力量是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如果没有革命者的领导,只要被统治阶级暂时给予一定的好处哄骗,就很容易妥协,就很容易在事后被清算;即便是一举而推翻了政权,也不过属于“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性质,是以暴易暴的农民起义而已。

农民起义是不是“革命”?不是。暴动不等于革命。出于生存需要的行动绝不是革命。因此,我们应当在无产阶级中再一步进行细致而准确的划分,哪些是出于生存需求的“生存主义”?那些是寻求利益博弈的“机会主义”?哪些是出于追求社会进步的、建立了正确世界观的“革命者”?

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就是要带领无产阶级废除剥削压迫制度的人。革命者本身的社会地位并不一定是非得是无产阶级,他的身份甚至也有可能是从事商业活动的“资本家”,但只要他建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坚定地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制度,他就能够主导多数的无产阶级去完成历史使命。

这一点,已经被为数不少的先辈革命家们所验证:无论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还是毛主席领导的革命,骨干份子中许多都是留过学的有识之士。真正贫穷的出于生存需求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那也是在进入了革命队伍之后,受到进步思想的引导,才慢慢建立了牢固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

因此,我们当悉心体会恩格斯说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正因为有了对客观规律的深刻认识,“共产主义”才打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旗号;正因为有了对客观规律的理性认识,革命者才能够凭借极少数而领导绝对多数的无产阶级队伍;正因为有了对客观规律的高度认识,马列毛思想才拥有主导整个世界方向的神奇力量。

但是革命者本身并不神奇。无论任何人,都并不具备超越自然的神奇力量。毛主席说,革命者要深入群众中间去,唯有深入群众,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才知道怎么利用客观形势和自然规律去促成革命的事业。

因此革命者必须使用唯物主义观点辨证地看待一切问题,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就是让我们懂得分辨和运用客观规律:“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对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

掌握了客观规律,支配了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就达到了方向和目标的统一,就让原本没有方向没有理想的“起义暴动”,变成了有方向有理想的“革命行动”。

也因此,非但观点的分歧不是问题,连最初的立场也不是问题,我们当尽可能建立起汇聚一切力量的平台,然后再理性地分辨诸多人群、诸多事物间存在的对立矛盾,去捕捉他们之间的客观规律和利益需求,从而促成许多人的协作。让许多力量结合为一个总的力量,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造成:"新的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一个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区别。”

“在辩证法中,否定不是简单地说不,或宣布某一事物不存在,或用任何一种方法把它消灭。任何限定和规定同时就是否定。”因此,包容是第一重要的根本。唯其拥有包容的胸怀,拥有同化对方的胆量和策略,才最终拥有淘汰他人的资格。

“每一种事物都有它的特殊的否定方式,经过这样的否定,它同时就获得发展,每一种观念和概念也是如此。”革命者的否定,不是为否定而否定,而应当是科学地、辨证地否定。唯有这样的否定,才是使革命队伍获得发展和壮大的科学基础。

最后,让我们再次重温马克思的精彩论述:“一切东西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好的一面应当吸收,而坏的一面则应抛弃。但是由于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都有这种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差不多既是好的,又是坏的,就像任何别的东西一样,因而从这种观点看来,着急去肯定或否定这一事物或那一事物是蠢举。”

每件事物,每个人,每种理论……既是好的,又是坏的。相融而能共生,对立然后统一,包容近于得道。道,就是真理。

══════════════════════════════

本节重点:
1、摒除非黑即白,掌握客观规律。
2、麻木的才是可鄙的,痛骂"毛左"的人是可爱的。
3、无产阶级并不都是革命的,大部分属于“生存主义”。
4、唯有包容是根本,在此基础上,理论才有发挥的余地。

══════════════════════════════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whdgmh 于 2012/7/30 9:42:18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哈,这个论坛可以嘛,客观理性不偏颇,足见大部分同志都是追求真理的人..本人学习马列毛时日尚浅,理解不深刻肯定是有的,再者,前贤圣哲们留下的经典,要恰如其分地结合客观世界来作为思想指导,一下子把握精准也不那么容易,好在我自己还从不把这些当作绝对真理,也随时准备修正一些思路,但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保持独立的思维.以同化别人或被别人所同化,这就是进步.

谢谢几位同志的诚恳指教,以上意见,容仔细思考之后再作调整.
TOP
3#

  我不同意你的毛泽东时代(尤其文革时代)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但我很欣赏你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认识立场。。
      你之所以会得出毛泽东时代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认识,还是你没有将资本主义的经济因素与社会主义的判断根据区别开来。毛泽东时代在经济领域是有一定的资本主义因素的,但由于国家的政权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判断的标准就看是什么路线(无产阶级的革命路线还是修正主义的反动路
红军万岁 发表于 2012/7/13 20:08:00


多谢红军万岁!  之前本来有一篇文章议论毛时代社会性质,经您提出批评意见之后,恐怕不太严谨细致,故没有直接贴出回应.这两天经过再次学习思考,写了另一篇新的文章, 阐述毛时代的社会实质和厘清这个阶段性质的几个必要性,在下一楼中跟帖附上:
TOP
4#

毛时代性质与共产主义回归

          
  根据唯物主义精神,无论基于任何一种立场的论调,切不地简单地由"名"而推及"实",而必须实事求是地分辨其本质,关于毛时代的社会性质到底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还是两者兼而有之?在思想日趋多元化的当今社会,已经存在很大的争议.
  
  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四伏,促使无数有识之士对历史和社会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探索,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思潮方兴未艾,一场更深刻更广泛更猛烈的文化革命行将揭开历史新的一页.
  
  资本主义经济不可控的扩张和衰竭,越来越清楚地印证了马克思所预言的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发展必然规律,作为将亲眼见证这段历程并关心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一员,作为实践民主精神并冀望努力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员,实在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将自己的一些积极思考贡献出来,以作为这场文化革命中的一粒毫不起眼的沙子,本着理性批判与等待被批判的态度,把基于个人荣辱的对错观念置之于服从公共理念并遵循客观真理之下,去接受历史大浪淘沙的严格检验.下面先看一段来自<哥达纲领批判>的节选摘录:
  
  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么自然就产生现在这样的消费资料的分配。
  
  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么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
  
  庸俗的社会主义仿效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一部分民主派又仿效庸俗社会主义)把分配看成并解释成一种不依赖于生产方式的东西,从而把社会主义描写为主要是围绕着分配兜圈子。
  
  由以上论述,大致可得出如下结论:资本主义的分配方式,依赖于生产方式的性质,即: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拥有,劳动者仅仅只能获得出卖劳力所应得的报酬.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依赖于生产方式的性质,即:生产资料属于集体财产.那么,劳动者除了获得原本的劳动报酬之外,还需参与分配生产资料本身经过劳动改造之后所产生的价值,即"红利",也就是"公共资本"(生产基金)所产生的增值部分.
  
  这一部分即"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被资本家获得;在毛泽东时代,被"国家"获得.无论毛主义者如何辩解,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在当时,无论是集体所有制企业,或是农村合作社,还是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盈利部分除了发放给工人的劳动报酬之外,都需要由国家统一调配,或作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或作为扩大工业化生产体系的资本,或作为实践"世界革命"所必须的拉拢扶助贫弱国家以扩大社会主义阵营之用(支援亚非拉).
  
  因此,毛时代在生产资料和资本方面,由五三年底提出从"公私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见毛选第五卷33<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经之路>),到"需要几个五年计划"来完成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实际上只经历了不到三年时间,到五六年已基本完成.
  
  然而,在分配方式这方面,限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条件,以及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烂摊子现状,正是"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艰难局面,因此国家非但无法真正实现向劳动者"盈利分红",反而是广大工农在改造世界观的共产主义宣传以及党员干部模范带头示范作用下积极承担了极大的经济责任,也因此,那个时代并不体现与新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新型分配方式.
  
  另一方面,当时的国家经济虽然长期以来处于相对狭小的贸易空间,集体财产也名为区别于私有性质"生产资本"的公有性质"生产基金",却依然脱离不了其作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这样的经济本质而存在.
  
  综观当今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的三种主流社会主义形态的定义,除了真正的社会主义,即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而言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之外,一是"国家社会主义",二是"民主社会主义",毛时代显然是致力于进行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改造的"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还未曾步入以"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定义的真正的"社会主义"阶段,因此,将这一个时期明明白白地区分开来,是相当必要的:一来避免了现今左派意识形态中相当流行的将毛时代作为标准社会主义范本的模糊认识,二来为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完善和发展提供相对准确细致的论述空间.
  
  这个时期是定为"社会主革命时期"好呢?或是"社会资本主义"呢?还是"资本社会主义"?尚需要更多的同志来参与批评指正和理性思考.作为个人而言,我相信前一个定义(社会主革命时期)必定会得到广泛的赞同.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里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即便扛着部分资本主义特征,也绝对比"社会主义三大流派"中的两种,即"国家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更有资格堂堂正正地留下这浓墨重彩的一笔.
  
  因此,用"资本社会主义"来相对细致地描述毛时代是"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似乎更为合理.也更能够让人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概念.除此之外,它还具备三层极为深刻而重要的意义:
  
  第一,恰如其分地印证了马恩格斯在阐述共产主义学说中所论及的社会主义应当产生于资本主义高级阶段,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有民主政治和物质基础两方面的继承发展关系.
  
  关于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继承关系,只需稍加留意,便可在伟人们的字里行间窥知端倪:1,资产阶级革命是不彻底的民主革命(列宁).2,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恩格斯)。3,我们从前只搞过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所有制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我们下一步将进行破除个人所有制和民族资本所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
  
  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这方面的实践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他在社会工业基础已经初步成型之时迅速抛出了"继续革命"说,用"抓革命促生产"这一"精神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的辩证法的灵活运用,旨在依靠社会主义革命所激发的主人翁精神(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促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大幅提升,以赢得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真正实现共产主义打下坚实基础.这非常切合马克思主义极其务实的关于巩固上层建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将进一步淘汰旧生产关系在国民脑海中的残余(狠斗私字一闪念),和进一步巩固新生产关系(改造主观世界),从而初步形成迈步走向共产主义社会所必需的上层建筑(公有制社会意识形态).
  
  其二,承认毛时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标准社会主义形态,而只是具备了大部分社会主义特征的"社会主义革命阶段",是社会主义的资本累积时期,也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营造时期.这就正好反击了右派理论家们用"苏联和中国并不是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了社会主义革命,而是直接从封建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的说法,用这种论调来质疑并试图推翻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不良企图.
  
  其三,以此反思和敲定近三十年来的始于邓小平的"走资路线"是对于毛时代"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背叛和倒退.是在生产关系(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以及上层建筑三方面都全面复辟了资本主义.以这三条标准验证的结果,去证明改革三十年正是由邓小平主导的右倾机会主义的路线掌控了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主流的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的修正主义,正是这种修正主义路线导致了私人资本的全面复辟,导致了全民所有制资本被疯狂掠夺,导致了官僚主义膨胀,带来了的中国政治体制的深度腐败.
  
  至于另一个提法"社会资本主义",个人认为用来形容欧洲的高福利社会更为合适.因为它凭借私有性质的资本主义来实现社会成员的高福利.重心是带有社会主义的福利特征,本质上却结结实实地属于私有制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如同马克思所批判的"国家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一样,它正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被修正了的社会主义",将它明确区分于"资本社会主义",以便厘清当今为数不少的,认为"高福利社会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错误认识-------这二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一是公有制(以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的处于社会主义萌芽阶段的革命时期),一是私有制(以高福利的社会特征固守私有资本制度).
  
  如果毛泽东时代得以延长,则相对于世界整体经济环境而言,倾高效统筹的举国资本之力,必然与欧美老牌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逐步展开毫不留情的金融以及商品贸易战,正如美国用金融手段让我们败得惨不忍睹一样,毛泽东必定会让资本主义输得心服口服.正如他在印度,在黑人运动中用人权和民主战略进行舆论炮轰,对美国以及包括日本赤军在内的全世界人民进行了基于意识形态上的"世界革命"进程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一样.毛泽东领导的中国人民必定会以"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计划性极强的全民统一战线的国家资本,交给世界一份极不寻常的答卷.
  
  而在此基础上所产生的经济示范效应,对世界公民意识形态进一步影响和深化的结果,将是美国青年崇拜中国真正平等的社会制度,而不是如当今我国青年因经济上的落后而盲目崇拜港台和西方文化,盲目被欧美意识形态所压制从而大面积丧失了最根本的民族自信的悲惨局面.
  
  呜呼!壮心未与年俱老!伟人留下"修正主义必将复辟"的预言,满怀着遗憾和沉痛的感慨离去了:"而今万山红遍,江山靠谁守?!"---------靠谁守?世界的幸运,是毛泽东的政治贡献,中国的悲哀,是毛泽东思想后继无人.托派的糊涂,是看不清毛泽东对于"世界革命"的辩证实践.如今,唯寄望中华儿女以这隔代继承的毛泽东思想,呼唤共产主义思潮的回归,用毛主席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挽世界既倒之狂澜!
  
  
TOP
5#

还有一个就是资产阶级的民主,相对资产阶级来说,也是真的,并不虚伪。说资产阶级民主虚伪的观点,那是修正主义对资产阶级民主的歪曲。请看毛主席的论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
红军万岁 发表于 2012/7/13 20:32:00


接受您的意见,把原文中资产阶级民主是"虚伪的民主',改为'不彻底的民主'.
TOP
6#

这篇文章:用心险恶、极端反动、卑鄙无耻。不驱逐出论坛是她最高的待遇
粤齐 发表于 2012/7/14 8:40:00


毛主席说:

对犯错误的同志,一只手跟他作斗争,一只手跟他讲团结。斗争的目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叫原则性,这是一只手。另一只手讲团结。团结的目的是给他一条出路,跟他讲妥协,这叫做灵活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这是一种对立面的统一。

资产阶级的多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多数,上层小资产阶级的多数,是可以说服的。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员、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工程师中的多数,是可以说服的。不大服气的,过若干年,慢慢就会服气了。

赞成社会主义的,有百分之九十。我们要相信这个多数。经过工作,经过大辩论,还可能争取百分之八,就变成百分之九十八。坚决反社会主义的死硬派,只有百分之二。

推荐阅读:毛选第五卷68<坚定地相信群众中的大多数> 69<党内团结的辩证方法>

无论如何,不论我是群众,是同志,还是资产阶级,或是知识分子.....粤齐先生这样的态度,都是不利于革命事业的_____粤齐先生,您说对吧? 我就不便称呼您为"同志"了,毛主席会支持我的.

希望您好好学习毛主席著作,我现在是一边斗争您,一边团结您.等您思想改造好了,我一定会真诚地称呼您为同志的.
TOP
7#

然而却不是这样的理性思维,而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极力维护革命队伍的“纯洁性”,由此而引发无数争端。这很不靠谱。

我们要善于用辨证的眼光看待一切问题,“水至清则无鱼”,过度纯洁的革命队伍肯定是没有前途的。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自来水跟矿泉水比纯净水更有利于健康,“纯洁”,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自然生命力与活力的丧失。

真的党是极不纯洁、专爱挑刺的,一眼就瞧出妖精的本来面目,抡起金箍棒打死了好
李新民 发表于 2012/7/14 9:21:00


本文的出发点是好的,阶级立场也是没有疑问的。也运动了辩证法分析了争论中的许多错误倾向。但是,这篇文章中还有很多夹杂着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成份,对于这些有害的因素,作者都没有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分析。上述列举出来的内容,都或多或少地含有形而上学的观点。
例如,水至清则无鱼。本身说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纯而又纯的,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因为它否认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着的对立统一体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如果作为讨论革命队伍内部团结问题的理论论据,那更是错误的。水至清则无鱼本身就是机会主义分子为了使自己的机会主义思想和错误观点在革命队伍内部继续留存找到的一个最有力的根据。为什么作者没有对此有个清醒的认识呢?不仅如此,还拿出来作为自己讨论团结和统一问题的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矛盾着的统一体",本身就印证了"水至清而无鱼"/"纯净水没有自来水和矿泉水对人体有利",因为不纯净(矛盾)所以有利(统一).

您说这个说法是"机会主义分子的思想",那怎么理解下面这段话呢?   毛主席说:"有些人似乎以为,一进了共产党都是圣人,没有分歧,没有误会,不能分析,就是说铁板一块,整齐划一,就不需要讲谈判了。好象一进了共产党,就要是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才行。其实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百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九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八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七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六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百分之五十的马克思主义者,有的人只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的马克思主义。"
--------------------------------------------------------------------------------------------------------------------------------------------------------------------------------------------

任何人的思想言行都是受其世界观和阶级立场支配的,有什么样的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那些“非黑既白”的思想观点不仅是形而上学的,也是受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结果。例如清源、长江边等人对1989年那场自发反抗资本主义复辟的群众运动的观点。他们的这些思想反映了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小资产阶级的,是形左而实右的。也就是说,表面上看来他们是在为了革命总结历史经验,而实质上则是为官僚资产阶级出兵镇压那场运动提供理论根据,掩盖了官僚资产阶级的罪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什么样的阶级立场和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基本如此,但不绝对..     人很容易受舆论宣传误导,出现一些偏差是毫不奇怪的,一些身处最底层的劳工尽力维护宪政民主并且认为资本家解决了就业问题.......如果理论水平不差但有时候出现偏差,那也可能是理论学习和客观认识不足的缘故,如果一贯地,经常性地出现偏差,那才能理解是阶级立场的问题.

--------------------------------------------------------------------------------------------------------------------------------------------------------------------------------------------

革命队伍只能通过思想和理论斗争,才能达到统一。没有斗争,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的基础不可以有思想理论的斗争。这才是辩证的。思想理论斗争的目的,就是为了纯洁组织和队伍。怎么能说“过度纯洁的革命队伍肯定是没有前途的。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自来水跟矿泉水比纯净水更有利于健康,“纯洁”,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自然生命力与活力的丧失”呢?这种观点本身就是不正确的、片面的形而上学观点。只讲斗争性,不讲统一性性是错误的;只讲团结和统一性,不讲矛盾和斗争性,也是错误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团结求团结则团结亡。
鲁迅说“鲁迅先生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看待某一个也应该是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团结求团结则团结亡。非常赞同这个说法!只团结不斗争那是和稀泥.但我所理解的斗争,不是疾言厉色,而是在理论和认识上较真,在态度上则必须团结.


以上一己管见,以答复李新民同志的疑问,并真诚感谢李新民同志的热心探讨和指教!
TOP
8#

再次认真阅读楼主文章,提出以下几点:

1)楼主反复强调“非纯洁性”、,“水至清则无鱼”的观点,是沿用封建社会厚黑学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个观点是静止的观点,维持现状的观点,反对质变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几千年来剥削阶级反复宣传的观点,本人也长期受此熏陶,听起来很入耳,清风一吹,再配合“唯物辩证法”的解释,更具有迷惑性。

2)楼主“非黑即白”的解释也有问题,我们对一个
锤子 发表于 2012/7/16 16:48:00



再次认真阅读楼主文章,提出以下几点:

1)楼主反复强调“非纯洁性”、,“水至清则无鱼”的观点,是沿用封建社会厚黑学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个观点是静止的观点,维持现状的观点,反对质变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几千年来剥削阶级反复宣传的观点,本人也长期受此熏陶,听起来很入耳,清风一吹,再配合“唯物辩证法”的解释,更具有迷惑性。
_______________非也,"矛盾着的统一体"正是马克思主义观点,见楼上回李新民同志的关于此点说明,关于百分之二十的马克思主义. 再举个例子:毛主席要搞的是公有制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却要团结民族资产阶级,要用"打土豪分田地"这样的私有制口号,去进行革命宣传呢?分清阶级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人拒之于革命的门槛之外,不许人革命是赵老爷对待阿Q的作风,凡一切有真正的革命者必然以大局为重,凡一切有利于革命运动的形势,一切愿意参与革命运动的人,革命的队伍都是欢迎的,万一他是潜藏来搞破坏的,那也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能抱着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心态,将有革命意向的人拒之于门外.   革命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的阶级有"求同"的大方向,因此"存异"也是相当必要的.正因此,阶段性纲领跟最高纲领之间往往也是矛盾着的.
--------------------------------------------------------------------------------------------------------------------------------------------------------------------------------------------
多谢锤子同志非常热忱的探讨,先答这一个问题吧,我吃饭去啦
TOP
9#

再次认真阅读楼主文章,提出以下几点:

1)楼主反复强调“非纯洁性”、,“水至清则无鱼”的观点,是沿用封建社会厚黑学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个观点是静止的观点,维持现状的观点,反对质变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几千年来剥削阶级反复宣传的观点,本人也长期受此熏陶,听起来很入耳,清风一吹,再配合“唯物辩证法”的解释,更具有迷惑性。

2)楼主“非黑即白”的解释也有问题,我们对一个
锤子 发表于 2012/7/16 16:48:00



1)楼主反复强调“非纯洁性”、,“水至清则无鱼”的观点,是沿用封建社会厚黑学的唯心主义观点,这个观点是静止的观点,维持现状的观点,反对质变的观点,这种观点是几千年来剥削阶级反复宣传的观点,本人也长期受此熏陶,听起来很入耳,清风一吹,再配合“唯物辩证法”的解释,更具有迷惑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补充第一点:水至清则无鱼,正是充满了辩证意味的一句话,而不是什么"反对质变的静止的观点",毛主席也曾引用过这一句话...这句话本身体现了哲学的矛盾原理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 水清适合鱼类生存 但是当清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反而不适合鱼生长了 所以向相反面转化.

中国古代的文化博大精深,易经/道德经/佛经都充斥着相当精细的辩证法,毛主席对于传统文化更是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不要因为一句古话,就打上封建社会的烙印,正如辩证唯物主义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中国古代墨家学说中的"兼相爱,交相利",就说人类相亲相爱必须是建立在互利互惠的物质基础上,这跟孔子说的"君子好义小人好利"观点针锋相对.这跟马克思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因此,绝不能把封建社会的一切言论都归于唯心主义范畴.千万别小瞧了咱们祖宗的文化呀,整个人类的文化至今未能超越一部道德经的范畴.
最后编辑庭萱 最后编辑于 2012-07-20 01:14:25
TOP
10#

[quote][quote]然而却不是这样的理性思维,而是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极力维护革命队伍的“纯洁性”,由此而引发无数争端。这很不靠谱。

矛盾着的统一体",本身就印证了"水至清而无鱼"/"纯净水没有自来水和矿泉水对人体有利",因为不纯净(矛盾)所以有利(统一).
庭萱 发表于 2012/7/19 20:0
李新民 发表于 2012/7/20 10:45:00


感谢李新民同志的真诚探讨,经全面分析,您所举的例子,也就是您的论据恰恰证明了与您的结论完全相反的观点,回帖如下:
TOP
11#

同意李新民同志的分析。
自古以来,封建社会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充斥整个文化领域,这些观点反复被封建统治阶级所称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观点就是反对革命,反对质变的观点,本质是维持其剥削阶级统治的观点。统治阶级一方面不允许人民起来抗争,起来夺权,另一方面他们内部勾心斗角却如火如荼地展开,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从来没有停止过。
锤子 发表于 2012/7/20 16:31:00


哈哈,锤子同志很可爱,但是还需要努力锻炼独立的思维。关于李新民同志的观点,回帖如下:
TOP
12#

关于“水至清则无鱼”的辩证思维

                        ——————答李新民同志、锤子同志

因为在前一篇文章《高明的理论救不了僵化的思维》里引用了一句俗语:“水至清则无鱼”。受到李新民同志的诚恳批判,但他用来反驳我论点所举例的水库,海水,河水,恰恰并不属于“至清”的水,因此是养得住鱼儿的,这样的水里是有着丰富的有机物、水草、水藻、苔藓、微生物……等等,也就是因此才有了适合鱼儿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养过鱼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换水的时候我们通常都是换自来水,但是还得留一部分缸里原来的水,而不是全部把水换掉,全部换的话,鱼儿就很容易死。

我们都知道井里的水质太清澈,相对地比其它水环境更不利鱼儿的生长,因此能够在井水中生存的鱼儿极为罕见。把井水灌进大水池中鱼儿能够生存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是在“假设”水足够多足够深的情况下。但我们知道,水池子如果足够深足够大的话,池子中的水也就相对地不那么“至清”了,他举的这个例子恰恰是证明了水在“相对不是至清”的情况下更有利于鱼儿生存。

因此,相对于养鱼来说,自来水和井水同江河湖海的水相比确实是过于清澈了,水至清则无鱼,古人说这句话,早就明白了浊浪滔天的江河湖海跟至清至纯的井水、山泉,同鱼儿生存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李新民同志举例挖的水池子是非常大的,即使它更换水的频率相当高,那也不会使得池中的水过分纯净——这也同样地证明了水不能够“至清”,才相对更广泛地适应鱼儿生存的需求。  

一般情况下,在大自然环境中,“水量少=清澈,水量多=浑浊” ,他举的例子中说,因为水浅而清澈,所以鱼儿就藏不住因此被人看见了捉去,符合这个规律;把水灌进大水池中,因为水量多了,因此能见度低了,就不容易看见鱼儿,也符合这个规律;他的结论是“水越深,潜藏的鱼就越多、越大”,同样符合这个规律。清浊与多少的关系密不可分,这是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水量多的河流湖泊反而比水量少的井水还清澈透明的现象也不是没有,例如九寨沟,但那纯属特例,不是普遍现象。

李新民同志的细致阐述,本为了反驳我的命题,结果却反而印证了我的结论,为什么呢?是因为沦入了形而上思维的误区,只着眼于水量多少跟鱼儿生存利弊之间的辩证关系,而忽略了水量多少跟清浊之间同样也有着辩证关系,这就是由于不全面的辩证思维,所导致的局部形而上思维。

但其实形而上思维也不能够完全地否定,它对于提升局部认识是必须的,相对于事物的整体大局则是有害的。因此,不能够因为自来水和井水、泉水不利于养鱼,就认为它们必然是坏的,同一个物品还得结合它在客观世界中应用的具体情况来看:如果井水和自来水不作为养鱼之用,而是用来给人饮用的话,那就反而都是很好的了,超市卖的矿泉水的水源往往就是井水或山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同样不能够追求“至清”,因为在饮用水的类别中,纯净水和蒸馏水比它们更纯净。自来水和矿泉水里包含着许多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这对于人体是很有益处的。而经过加工之后的纯净水和蒸馏水是相对“至清”的,但它们缺乏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因此营养学家在经过了科学研究之后得出了结论说,饮用“相对不那么至清”的矿泉水和烧开的自来水,比饮用“至清的纯净水和蒸馏水”对人体更为有利;因此,在作为饮用水的客观情况下,矿泉水和自来水相对于纯净水和蒸馏水来说,不是“至清”,但对人体更为有益。

还可以进一步思考:养鱼不能够追求“至清”,饮水不能够追求“至清”,难道纯净水和蒸馏水这样“至清”的物质就是坏的吗?也不是,如果应用在医疗方面,至清的水可以作为牙科的洗液,这是非常好的;还可以加工为葡萄糖水,生理盐水之类的注射液,这都非常有效地摒除了细菌对于人体的侵害。但经过加工之后的药品,因为掺入了另外的一些物质,它同样也不是“至清”的了,然而正因为不是至清,才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同理,用“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来辩证地看待革命问题,在进行革命宣传工作的时候,在凝聚革命力量的阶段,在进行革命运动的过程当中,约等于养鱼,喝水,是需要从外部吸收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的,因此不能够追求“至清”;而在科学论证革命理论、提高革命觉悟的层面上,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在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立场上,是必须努力地精益求精,竭力追求像纯净水蒸馏水那般“至清”的境界的,这也就是李新民以及红军万岁和锤子同志和我不吝费这么些精力来积极思考和参与辩论的原因之所在。

但是,这个至清的境界,应该是建立在由内而外的“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正如单纯地洗牙不是为了治疗牙病,而是为了“去除”污垢而绝不需要向内吸收其它药物一样:唯有向外的排除运动才需要追求至清的境界。一切向内的吸收运动,例如“吸收营养,建立团体,团结同志,汇聚群众……”等等,都不能够吹毛求疵地追求“至清”——正如治疗疾病用绝对纯净的蒸馏水毫无效用一样,建立革命团体,团结群众力量,营造统一战线,在这些行动中,追求至清都是有害的。

什么是向内的吸收运动?什么是向外的排除运动?首先必须确定什么是事物的主体部分。例如前面提到的“蒸馏水”,制造蒸馏水这个过程本身,是主体,是属于向外的排除运动,因此,对于排除了细菌和杂质的蒸馏水本身来说,“至清”绝对是代表了最好的品质;然而用来给人喝的话,“人”就成为了主体,蒸馏水是属于客体,就不能够追求至清,加点葡萄糖啊果汁啊维生素之类的更能够补充营养。同理,“治病”是一个由内向外的排除病菌的运动,这种手段本身是主体,因此它必须追求至清,把细菌彻底消灭干净就是它的目的,惟其如此,疾病才会痊愈。然而涉及到吃药问题,则人是主体了,服药是一个向内的吸收运动,因此不能够至清,而需要把蒸馏水混同其它药物一起使用才有利于治疗了。

由此看出,辩证关系的主体和客体,需要结合客观存在的具体情况而去进行准确的划分。革命的基础,首先需要壮大革命的团体,这就需要不断凝聚有生力量、壮大有生力量,需要努力进行向内的吸收运动;但是,人多也不见得必然代表了力量大,因此一个高效率高水平的革命团体,需要革命者最大限度地切合正确的革命理论,需要广泛地建立共产主义世界观作为武装,这样才能使它产生强大的内在凝聚力。

这种内在凝聚力的形成,就是一个“不断挖矿、不断淘金”的辩证过程,挖矿是不能够追求至清的,石头泥沙和金子根本就分不开,相当于把群众引入革命的团体中来;淘金则是一个追求至清的,自我完善、自我提炼、自我升华的过程。外力手段是不是成为金子的首要条件?形成金子的必要条件中,内因占绝对主导地位?还是外因占绝对主导地位?

让我们来体会一下这个过程:最初是淘金者对于泥沙石块的筛检和冲洗,形成了沙金,但还并不是真正的纯度极高的金子;真正的金需要进一步“冶炼”。但是,外力的“淘”和“冶炼”真的是形成金子的根本因素吗?也不一定。形成金沙的原理是淘金工人用水冲洗金沙,由于金粒子的比重比泥沙要高,自然沉淀的结果就得到了沙金;再进一步提高金子纯度的冶炼手段,是金匠用高温的火对沙金进行淬炼,金分子自然凝聚的结果——很显然,淘金的手段不可能把石灰从泥沙中淘出来,冶金的手段也不可能把一段木头淬炼成金子。

自身的特性,也就是一贯提到的“阶级立场”,具备最根本的阶级立场,无论淘与不淘,冶炼不冶炼,它自身已经存在于世间,它作为一种金元素是客观地存在;马克思为什么说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呢?因为他们天然地代表了人类大多数受压迫的人,也就客观地代表了革命行动所依靠的稳定力量,至于脑子里有没有“革命的念头”,也就是说,淘不淘出来,冶不冶炼,他们都是客观存在的革命力量。而思想极为反动的顽固分子,即便经过了淘和冶炼,也绝对不可能变成珍贵的金子。

因此,无论是作为自然存在的金元素,还是在淘和冶炼的过程中,具备这一种自然存在的金的属性,才是最终成为闪闪发亮的金子最根本的条件,追求至清必须是建立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虽然淘金工人和冶金师傅的作用也必不可少,但别忘了第一个步骤:首先是容纳一切泥沙石块,才可能有进一步的淘和冶炼。

我们这里所讲的,就是第一步的包容和接纳。毛主席说,辩证地团结群众,要有一个“团结——斗争——团结”的过程:第一步团结,是广泛的团结,也就相当于挖金矿;第二步斗争,则是在团结的基础上搞斗争,相当于淘金和冶金的过程;第三步的团结,才是建立在另一个高度上的,也就是经过了淘金得到了沙金,经过了冶炼得到了纯金,是在斗争之后,达成了一定共识之后,真正地统一了战线的团结。

而你在这一系列过程中追求的是什么呢?是整体的革命运动大局。这必须先是先促成向内的吸收运动,凝聚了强大的力量,然后才能够产生向外的治疗社会的功用。也就是说,必须先泥沙俱下地包容,才能够得到沙金,继而淬炼成黄金。

没有第一步的包容和接纳,就是把泥沙石块连同金子一起排挤在革命的火炉之外,就是省略了最初的这个挖金矿的过程,甚至也省略了淘的过程,而只是盲目地把家里的金戒指金手镯金项链翻出来变着花样儿地打了又打,炼了又炼,可是再怎么打再怎么炼,你家里的金子只会因折腾而产生损耗,绝不会由一两变成一斤。

由此可见,唯有向外排挤才需要追求至清,向内吸收不能够搞“至清”;完善内在的自我需要追求至清,对待别人则不能搞至清;革命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至清,但革命的过程中绝不能搞至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作风。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当中,即便有一天革命成功上升到了最高层次,到达了至清至纯的境界,也必然会像蒸馏水一样,产生新的需求,再次把至清变成有营养的“不太清”。

毛主席说,一万年以后还要不要革命?还是要的嘛。正因为存在着向内的地心吸引力的同时也存在了向外的宇宙离心力,我们才能够从容地在地面上自由自在地行走;正因为奴隶主把奴隶们大量集中到一起劳作,才形成了比单干效率更高的作坊而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正如我在前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马克思的一段话:万事万物都具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辩证地看待社会问题,辩证地看待阶级矛盾,辩证地看待团结与斗争,辩证地分析敌我矛盾与内部矛盾,以及矛盾的轻重缓急……凡事一分为二,这才是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然而,实在有太多的人,他们嘴里谈论着毛泽东思想,行为上污蔑了毛泽东思想。表面上维护马克思主义,底子里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例如前面有出言不逊的粤齐先生,还有另一位把我的帖子从大辩论栏目移到苏拉密频道并斥之以“胡说八道”的糊里糊涂先生,请问,思想观点上存在着分歧是自然的,哪一句是胡说八道?“用心险恶,卑鄙无耻”这样的结论又从那一些言论中体现出来?没有像李新民同志和锤子同志以及红军万岁同志的第一步团结再加以斗争的优良作风,就是用法西斯手段在污蔑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正因为如此,就必定会造成交流的障碍,就必定很容易流于意气之争,就不能够促成一场于彼此有益的探讨,也不能够因这样的辩论而使旁观者受益。

这样的人心中有没有革命?我是相当存疑的。不珍惜任何一个有可能投身革命事业的群众,不重视努力扩大革命阵营,表面上大字报大辩论,行动上却对于不同观点一脚踢翻、一竿子打沉,不努力争取革命队伍之外的百分之八,这样的人是不是真正以革命大局为重的共产主义革命者呢?

李新民同志谈到了“水至清则无鱼”的下一句“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原话出自《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徒,就是同类或伙伴的意思,译为现在的话就是“朋友”。大意是说:人太精明了就没有伙伴没有朋友。因为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过错或性格上的小小差异,他过分要求与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举一动均符合或者满足一己的标准,但人总是有着各种不同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方式,除非是克隆体,否则永远无法达到每事都一致的,因此出现摩擦以至矛盾、冲突就是必然的结果,此时如果不能以一种宽容的精神调和于其间,事势就将无法收拾,结局便是人心不附,众叛亲离。

因此李新民同志所说的,“因为人太过于正直无私,所以容易得罪人,原则性越强则越容易遭到人们的误解”,这一点是对的,毛主席因为坚持真理,所以遭到了来自党内党外的刻意歪曲和污蔑。但是,这不恰恰反证了“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吗?“水至清”则不利于“鱼群”生存,“人至察”则不利于“人群”生存。“水至清”和“人至察”这两句话,表面上看来意思确实差不多,但其根本涵义却天差地别:前一个“鱼群”代表的是“革命群众”,后一个“人群”代表党内的“走资派”;革命群众是越多越好,走资派是越少越好,因此李新民同志把这两句话等同起来,从字句的表面上看来是合理的,但深层次理解,他无意中把革命群众和走资派等同起来,因此造成了思维的混乱。

水太清澈了,革命群众(鱼)就不容易靠拢它;人太正直了,走资派(徒)就不容易拥护他。李新民同志也说了,毛主席因为坚持真理(至察),因此广大的落后群众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够最终消除对他的误解;那么同样的道理,水太清澈了把群众拒之门外,群众就需要时间和现实中血的教训,才能够让明白最终的革命方向。

而我在前面也论证了“革命的终极目标是追求至清,革命的过程则不能够搞至清”。毛主席的至察,是建立在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建立在追求“共产党”整体素质提升的基础上,无论是作为毛主席本身,还是“共产党”本身,都是向外的摒除不良作风丢弃自私观念的排挤运动,这都是非常好的。但相对来说,毛泽东严格要求自己是毫无问题的,严格要求党内其它同志,就必然会造成部属叛离、孤军奋战的结果(只看客观事实,姑且不论对错)。

毛主席也说过: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坚持真理需要追求至清,坚持真理的可以是少数人,正如少数掌握了共产主义理论的革命者能够领导大多数不一定明了真理而只是为了生存利益而奋斗的工农大军。那么革命运动本身呢?是需要少数人?还是需要多数人?是需要孤军奋战呢,还是依赖广泛的群众基础?金子形成的过程中,第一步应当是追求真理的淘金炼金呢?还是泥沙俱下的包容地挖矿?

因此“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和片面地看问题,也不是剥削阶级的反动思想在人们头脑中具体而微的的反映,更不是唯心主义思想。李新民同志所引用的第一个例证(挖水池),和第二个例证(毛泽东),都实实在在地验证了这一句话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的辩证思想。那么,为什么李新民同志会认为这是唯心主义思想呢?经过全面分析,为什么他所举的例子恰恰证明了跟他本意完全相反的观点呢?仍然是因为片面地着眼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两句话的语义结构的完全相似,而忽略了整体上去把握“鱼群”和“人群”所具体针对的真正意象。————他在回帖中两次被局部辩证思维影响了整体判断,从而导致沦入了建立在辩证思维基础上的形而上思维的误区。

毛主席当年用这句话赠送给罗瑞卿,被右派用来污蔑说是由于罗瑞卿太正直了,而毛主席希望水浑浊一些,因此文革中罗被整理——那是纯粹的歪曲理解。毛主席当年用这句话赠送罗瑞卿同志的本意,正是如李新民同志所理解的那样,勉励和赞许他这种毫不畏难、坚持真理、宁折不弯的高尚品格。“至察的人”往往是孤独的,如罗瑞卿,如毛主席;“至清的革命”也注定是孤独的,如当今在形而上思维主导下的左派阵营。

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重要区别,就是一个“着眼于整体”和一个“着眼于局部”。诚如李新民同志所说,“机械唯物主义者在处理问题的方法论上,总是以事物某些孤立的、片面的或静止的现象为依据判断事物发展、变化和事物的性质。”并由此下了结论:“从认识论上来说,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没有看到问题是另一面。”然而,通过对李新民同志所举的两个例子的客观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用“某些孤立的、片面的、静止的现象作为依据去判断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本质”的,正是李新民同志自己啊。这一点,当可为大家引以为戒。

“因为,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对事物,尤其是对历史和现实的看法,在认识论上实质上还是唯心主义的,在方法论是形而上学的。”李新民同志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是相当熟练地掌握了的;但是在具体的运用当中,却出现了偏差,为什么呢?就是对于事物的整体认识不足。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事物在认识必须客观而全面,在认识上上忽略了整体,出现类似的形而上思维则是很自然和顺理成章的了。——这实在是很糟糕的事情:客观上已经存在了形而上思维,但在主观上还自认为掌握了绝对真理,很容易造成当今普遍存在的奇怪现象:懂得马列毛主义的理论家比完全没有理论基础的一般群众更固执、更偏激,更容易偏离真理。这种现象在佛家术语中,被称为“真知障”。

毛主席在坚持真理和自我品格上追求至清,在革命策略和阶级联合上辩证看待革命时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轻重缓急,从而拟定了无数高明的阶段性战略战术,正是由于他时时处处着眼于革命大局,用细致入微的辩证思维掌控了革命形势的缘故,这也正是毛主席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伟人的重要因素。

也因此,在李新民同志所说的“在革命队伍中,斗争是经常的,持久的,绝对的,而统一则是暂时的,相对的。”这句话的前面,应该加上一句:“在团结的基础上……”

我们再来看李新民同志最后作为总结的一段话:“但是,有些人则不然。他们不仅用“水至清则无鱼”或“人至察则无徒”作为理论根据为自己机会主义思想和观点而辩护,甚至还有些人对别人的批评总是耿耿于怀,顽固坚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谁会相信这些既想革命,又不愿与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彻底决裂的人会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经过了前面的深刻讨论之后,似乎应该这么理解:坚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是因为相信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正确的;正如李新民同志也正因为相信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正确的,所以才努力坚持自己的错误观点。而李新民同志根本不存在阶级立场和机会主义的嫌疑,因此就推翻了“因为坚持错误观点,所以是个机会主义分子”这样毫无逻辑的结论;同理,“由于他们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所以不相信他们会成为唯物主义者”这样的结论也是站不住脚的。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怎样呢?应该是:李新民同志由于相信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正确的,所以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为了革命队伍整体的有效协作,我们首先应当团结他,以友善的态度,理性地同他分析思想和观点上出现的问题,同他因为形而上思维所造成的偏见作坚决的斗争,然后,我们将在达成更深层次的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团结,携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那么,如果是我错误了而自己并不自知呢?同样应该抱着这样的思维:李新民同志由于相信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是正确的,所以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为了革命队伍整体的有效协作,我们首先应当团结他,以友善的态度,理性地同他分析思想和观点上出现的问题,同他因为形而上思维所造成的偏见作坚决的斗争;————然而,在斗争的过程中,经过几度辩论和分析,发现原来是我“自以为无比正确”的观点出现了偏差,于是我认同了李新民同志的观点,在达成更深层次的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的团结,携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两种不同的情况,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团结就是力量。
最后编辑庭萱 最后编辑于 2012-07-22 23:24:57
TOP
13#

1、是在“假设”水足够多足够深的情况下。
2、丰富的有机物、水草、水藻、苔藓、微生物……等等
__________
请问,江河湖泊和海洋是“假设足够深的情况下”吗?再请问,浅水例如山中的小溪也是很清的,里就没有“丰富的有机物、水草、水藻、苔藓、微生物……等等”吗?人们根据什么提出“水至清则无鱼”这一观点的?是根据“水清澈见底”还是根据水里没有“丰富的有机物、水草、水藻、苔藓、微生物……等等”
李新民 发表于 2012/7/23 11:56:00


什么叫做“诡辩”呢?李新民先生在此演绎得淋漓尽致……请看原文中所阐述的井水同清澈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井里的水质太清澈,相对地比其它水环境更不利鱼儿的生长,因此能够在井水中生存的鱼儿极为罕见。把井水灌进大水池中鱼儿能够生存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是在“假设”水足够多足够深的情况下。但我们知道,水池子如果足够深足够大的话,池子中的水也就相对地不那么“至清”了……

请注意:1、这里是用的是“清澈的井水”来作为“水至清则无鱼”的举例说明,古代有没有井水?井中有没有水草水藻苔藓微生物?2、“是在“假设”水足够多足够深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前提是什么呢?是你自己提出的把井水灌进大水池!

“纯净水”所对应的是你们对这一句话的质疑:“营养学家告诉我们,自来水跟矿泉水比纯净水更有利于健康,“纯洁”,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自然生命力与活力的丧失。”

李新民同志,虽然你在某些回帖中所表现的态度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但我仍然尊重您是一个不错的同志。或许您认为辩论中的得失可以重要得令你忘记追求真理的准则,重要得令你忽略掉一贯坚持的实事求是作风,但请您记住:某些东西比得失更为重要,某些问题问自己的心比反诘别人更加清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