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俺滴文革研究 [复制链接]

1#

根据多年学习思考,我对建国27年历史复一个盘:

1949-1956年:建国初,毛主席和刘少奇对搞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一致的,即搞成以苏联为样板的“社会主义”,他们两的分歧是毛泽东希望通过‘一化三改造’搞成苏联版的社会主义。刘少奇则希望通过先发展资本主义再搞合作化,即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经过斗争毛的路线占据主导。在一化三改造”过程中,毛发现了官僚主义,搞了几次运动都在整肃官僚主义,效果不明显。

1956-1957年刘少奇主导党的八大,认为按照苏联的“社会主义”标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基本完成,阶级矛盾已经消灭。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八大就抛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生产关系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毛不这么看,毛看到当时社会有很多矛盾,特别是官僚主义泛滥,随后也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说社会主义改造不够完善,很多旧的东西还在。这种反击是防守型的。这一年,毛提出开门整风,打击官僚主义,由于出现匈牙利和右派事件,以官僚者阶级反右扩大化而完胜。

1958年一个重要的年份,大跃进运动,这是共产主义运动一次重要里程碑。这个期间劳动人民自发地搞起共产主义生产。人民群众自发的共产主义生产不幸被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官僚者阶级用“浮夸风,命令主义,瞎指挥”等方式严重地破坏,历史不可以重复,如果没有官僚者阶级,没有他们搞的“浮夸风,命令主义,瞎指挥“,劳动人民群众一定会建立起共产主义生产并完善起来。

1959-1962年,官僚者阶级的总代表刘少奇挂起了单干风。要彻底回到1949年的状态。到此为止,毛主席完成对官僚者阶级认识,他对“社会主义”(其实是苏联版“社会主义”)也有一个悲观的估计。毛主席提出当时的中国社会仍然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不久后主席明确说是官僚主义者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之间矛盾,无产阶级要准备继续革命。

1962-1966年 文化革命准备时期,通过社会主义教育和“四清”运动,革命派已确立了革命对象----“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1966-1969年,以文化届的革命为发轫,踢开党委闹革命,自下而上闹革命,并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目标是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巴黎公社式政权。这两个目标都没有实现。顺便也提一下工人阶级文革中的表现,新中国培养的工人阶级斗争经验不足。因此主席说文化大革命要来多次,下次革命,工人也许会成熟许多。文革后期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认真看书学习,弄懂马克思主义”,希望广大劳动者用马克思理论武装自己。

1969-1976年文化革命逐步走向低潮,林彪事件,邓小平的复出,官僚者阶级逐步壮大起来。官僚者阶级进行全面资本主义复辟的态势已经形成。反击右倾翻案风是主席临终前最后一搏,但已根本无法撼动官僚者阶级的统治地位。主席一死,尸骨未寒,一场必然得逞的政变后,中国的官僚者阶级率先进行市场化改革,全面复辟资本主义。苏联东欧紧随其后,20世纪一场由10月革命发轫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从高处坠入低谷,如果没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来的会更早一些。

现在是认真总结苏东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败的经验教训的时候了。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7-11-16 21:30:21
分享 转发
TOP
2#

回顾建国27年史,这个期间存在着官僚者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阶级矛盾。那么就要进一步分析官僚者阶级存在的社会基础了。马老师说:“阶级的存在是同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相联系的”。官僚者阶级与当时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到底什么关系呢?我经过三年的思考,并与红石头网友讨论辩论,终于得到如下结论:

(1)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是官僚者阶级存在的社会基础,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必然产生官僚者阶级。
(2)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形成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之相适应的是官僚等级制的国家机器。
(3)官僚者阶级是国家资本的代言人,行驶国家资本的权力,其本质是资产阶级,他们是当时社会的统治阶级。官僚者阶级必然会由他们的政治统治转变为财产的占有,全面复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样的发展运动,其根本原因在于,在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下,计划与商品生产之间剧烈的矛盾冲突,计划无法阻挡商品生产所构成的阶级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而造成的结果。

毛主席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的贡献是:
(1)提出当时的中国社会存在官僚者阶级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阶级矛盾
(2)发起文化大革命去解决这个矛盾。
(3)晚年号召全国人民“认真看书学习,弄懂马克思主义”,希望广大劳动者用马克思理论武装起来,为未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做准备。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7-11-17 09:35:30
TOP
3#

我感觉半推半就是两个人,刚在红石头上看到半推半就文章,我有一种清新的感觉。这个清新点在于:
社会革命目的是改变旧生产方式。也就是说革命的目的最终落实到改变旧生产方式,建立新的生产方式上。建立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成为了重点,当然同时也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无产阶级如果不搞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在阶级社会中循环。
说道建国历史和文化革命,半推半就马上就换了一个人,他只谈上层建筑,当然也谈阶级,但他谈阶级存在的基础是上层建筑,是官僚等级制产生官僚阶级。这与马老师的分析方法截然相反(“阶级的存在是同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相联系的”)的。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简单的说,革命党人夺取政权后,处于掌握政权的在等级制度下的“胜利者”必然会选择一种适合等级制的生产方式,苏联搞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自然符合这个条件,同时在商品生产前面加入‘计划’更符合闹革命的口号(事实上这种生产方式与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毫无任何共同之处)。这种生产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巩固和加强官僚等级制度。这样胜利的官僚与有计划的商品生产相结合,就产生新的阶级--官僚者阶级,但毕竟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的基础,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发展生产,社会中各种矛盾也会随着生产的发展而逐步激化,最终计划无法降服猛烈发展的商品生产,市场化“改革”呼之必出(这也能解释苏联、中国、东欧进行市场化“改革”时人民群众反对人不多原因,用市场去调节商品的流动,比计划去调节商品流动更接近商品的价值,更符合劳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商品流动同样也是如此。毕竟商品生产是物质的东东,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受物质东东支配。无产阶级革命不去改变商品生产这个物质的东东,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必然会被这个物质东东所左右。这有什么好说的喽。),官僚者阶级逐步转变为资产阶级,这个结局大家都看到了。文革并没有解决上层建筑的问题,更没有改变1956年建立起来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失败是必然的。所以中国和苏联东欧的演变路线相同。唯一不同是我们经历了文革,无产阶级重新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关于科学共产主义学说之重要。
关于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只能按照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及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阐述原则去做,绝不能另搞一套,或修正一下。这是原则问题,修正了,就变成了修正主义者,这是160多年血的教训换来的结论。具体来说,就是恩格斯说的:
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在消灭等级制这一点上,你我的观点是一致的。顺便说一下,共产主义运动中等级制的源头在哪呢?就是联共(布)搞的“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组织原则,中共是照着抄过来了。今天再看《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国际工人协会》章程,竟然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早就解决了这个完全违背共产主义宗旨的组织原则,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的困惑,实质上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里解决了。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7-11-18 11:11:41
TOP
4#

还有一种情况,用官僚等级制建党搞“共产主义”,这个党夺取政权后,他们接受消灭商品生产的方案,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很有可能是奴隶式的生产方式,即把每一个劳动者放到”囚笼“里进行生产。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7-11-18 11:20:25
TOP
5#

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及马克思关于科学共产主义学说诞生后在,我们再回顾中国革命史,我丝毫也不怀疑劳动人民自发搞共产主义的积极性。在大跃进运动中劳动人民自发地搞共产主义生产和消费就是明证,大跃进劳动人民自发地搞共产主义生产的失败,告诉我们必须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武装劳动人民,当时的劳动人民没有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指导当时的革命和生产,他们也就无法有效地反击官僚者阶级严重地干扰和破坏,自发地共产主义生产也会必然失败。

今天现代无产阶级面临着自身的解放,面临着彻底消灭剥削压迫和阶级社会的历史使命。每一个共产主义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让无产者们知道,只有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才能实现自身的解放,才能彻底消灭剥削压迫。无产者们必须知道建立共产主义生产要具备那几个条件,无产阶级怎么通过革命达到这些条件,当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武装无产者们后,他们就会自觉地按照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去组织起来,进行革命,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按科学共产主义理论进行共产主义生产。

“社会主义”这个词在马克思恩格斯眼里,是和共产主义同一个概念(马克思恩格斯更愿意称共产主义,因为在当时欧洲,“社会主义”一词完全沦为资产阶级左派及各色机会主义者的招牌)。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和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都表达同一个含义,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恩格斯阐述生产方式就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下消灭商品生产,劳动者自觉地组织起来进行有计划的产品生产,这是共产主义生产方式。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也明确是提出消灭商品生产,人们劳动的产品不通过商品形式出现。只是在产品的分配上,马克思说劳动人民根据具体情况,可先按劳动量进行分配,共产主义生产发展起来后,再按需要进行分配,这同样也是消灭商品生产的共产主义生产。

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革命转变时期,称为无产阶级革命专政时期(巴黎公社的诞生,完善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这个时期是指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里,由已经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并诞生了共产主义和现有的资本主义之间彼此斗争,共产主义势力逐步战胜资本主义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时期,阶级和阶级斗争依然存在,表现在已经由诞生的共产主义地区要输出革命,要向资本主义世界进攻,资本主义世界要向共产主义地区破坏和渗透。阶级和阶级斗争也表现在已经建立共产主义生产的地区内部,主要表现为巩固和发展共产主义生产与破坏和干扰共产主义生产之间的斗争。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7-11-19 23:15:00
TOP
6#

我们用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对比,分析官僚这种社会角色就会清晰很多。

在西方社会,要进行资本主义生产,需要两类人,一类人掌握资本和执行资本权力的人,另一类人是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前者统称为资本家阶级,后者称为工人阶级。在这个社会中,官僚并不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这些官僚是通过整个资本家阶级的推举经民主选举产生,并服务于资本家阶级的人群,这些人群依附于资本家阶级,所以马克思就不把这个人群单独当做一个阶级来看待。

再看看建国27年历史,首先是共产党代表人民掌握了政权,掌握了政权的共产党人员这个时候还不能马上称为官僚者阶级,掌握政权后,这些人就逐步进入社会的生产领域,他们进入生产领域不是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生产领域的,他们是以党代表,厂长、国家计划委员等的身份进入生产领域的。由于这个党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就是等级制,他们选择的生产方式只能是国家资本主义式(类似现今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托拉斯形式,垄断资本的执行人为职业经理人,这些官员就相当于职业经理人。),这样他们就成官僚者阶级了,官僚者阶级代表和行使国家资本的权力,他们属于资产阶级范畴,也就是说这些人是官僚和资本家合二为一的阶级,与之对立的是劳动者阶级,他们属于无产阶级范畴。

现在我们知道了,苏联和中国的革命,从无产阶级从建党开始就留下隐患,这就是----等级制。主席可能深有体会,上海中央和湖南省委在遥控指挥井冈山的斗争,杜修经、杨开明随随便便把主席的指挥权拿了,闹了多大笑话。巴黎公社的自治政权是建立在以事变中心地区无产者们的民主决策为原则的基础上的。按照这个原则执行,就不会有江西苏区全面溃败;有了这个原则,红色宫廷就消失了,投机专营者们没有了投机攀爬权力的舞台,他们只有乖乖地去当一名普通党员或劳动者!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7-11-20 23:25:24
TOP
7#

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社组织,可以为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提供经济基础或组织保障。合作社组织不止在农村可以搞,在工厂也可以搞,例如在工友中搞消费合作社,合作社建立起来后,社员要定期学习科学共产主义理论,批判各种形式的修正主义,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行共产主义生产做准备。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7-11-21 08:52:23
TOP
8#

思路基本一致!

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是干什么滴?
就是鼓励扶持劳动人民按照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自治区,与之配套的政治形式是巴黎公社式的无产阶级政权。

然后呢?
扩散和联合,并输出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