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经济年会发言纪要 [复制链接]

1#
中国经济年会发言纪要

北京大军智库经济咨询公司 编辑

时间:2011年1月15日

地点:北京中国大饭店大都会厅

    仲大军(北京大军智库公司主任):2010年考验的是我国调控经济发展的技巧水平。事实证明,自2008年爆发西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采取了过度的反应措施,结果刺激出经济畸形增长,通货膨胀一发不可收拾,人民群众损失最大。这种结果需要认真检查思考。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

    戴相龙(原人民银行行长、现中国保险业基金会理事长):目前全球外汇储备8万多亿美元,比1997年翻了一番,中国的外汇储备近3万亿美元,占全部外汇储备的30%多。随着美元不断贬值,各国的外汇储备正在遭受贬值的损失。因此,要尽量使用人民币进行外贸和投资结算,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世界金融体系。

    贺铿(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2011年我主要担心的是滞涨,我的观点是:紧财政,宽货币,不能在货币总量上过多控制。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产生内生动力。我一直不赞成人民币升值,要尽快出台房产税。过量追求投资时有风险的。

    刘遵义(原美国加州大学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从出口带动转向内需带动,出超并非好事,中国的大量顺差导致美国滥印钞票。中国也不要学美国大量地印制钞票。要通过大幅降低关税,增加进口。最重要的风险是汇价风险。要减少热钱的流入。

    张晓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我国的战略重任是培育发展新型产业,推动经济发展转入科技引领的轨道。2011年是开局之年,要着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以经济信息化为龙头。这些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8%,15%。

    汪同三(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所长):我们现在对付的是成本型通货膨胀。(大军智库编者按:难道不是货币型通胀?美国钞票放水,导致大宗商品涨价,全球通胀。)

    张蕴岭(中国社科院东亚所所长):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去年增长40%多,3000多亿美元,接近与日本的贸易量。我国与美国的贸易额是4000亿美元。日本如果没有替代因素,就非常糟糕。

    樊纲:相比美国,欧元问题没那么严重。美国的财政赤字与GDP之比达到10%,债务率达到100%。美国调控金融的手段工具已经不多了,银行利率为零,唯一可实行的刺激经济政策就是数量宽松,在货币量上做文章。这种做法对我国的负面影响相当大。6000亿美元有多少流出美国是小事,真正影响的是大宗商品的涨价,外汇储备的贬值,以及别国货币的升值预期。

    目前中国5%的通胀还算轻的,俄国、拉美一些国家的通胀率都是10%。现在是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要考虑汇率政策了,我赞成人民币升值,是否一步到位,这样有利于应对外部变化,有利于国内调结构,保发展。要深入研究世界资本市场的规律问题。

    牛铁航:G20国家一致攻击美国的以邻为壑政策,可美国辩解说你们都搭了美国的车。世界问题的根源就是美国超发货币,希望中国企业走出去,利用国际资源。

    魏建国:一位外国朋友对我说,经济全球化受益最大的是中国。美元最多的是中国,不能再搞贸易自由主义了。

    樊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有估计说今年一月份通胀率要达到6-7%,十一五期间外国的通胀率是5-6%,中国过热的增长一定不是好增长。GDP增速超过10%就有问题,5-6%就通缩。具体多少合适,要看变化。

    谷源祥(原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所长):这次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了近900万人的失业,使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了10%,通过各种刺激经济方案也只解决了100万人的就业,所以美国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出口倍增,但条件是美元必然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各国货币会相互贬值。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会造成大宗商品的涨价,会出现资产泡沫化。现在的问题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否会常态化?

    曹远征(投行首席经济学家):各国的复苏表现不一样,金融市场的动荡各国也不一样。西班牙的问题较大,能否再融资都是问题。如果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各国都会关门加强管制,世界上会出现“去全球化”现象,贸易摩擦会增多,汇率变化也难以预测。不过全球化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要负责任。

    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贸部部长):全球的危机还没有过去。

    张燕生(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外经室主任):全球经济失衡的衡量标准是顺差和逆差的状况。1992年起,美国的贸易逆差一路飙升,2006年,美国的贸易逆差达到8000亿美元,2005-2007年之间,美国的顺差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这就意味着危机的爆发。2006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达到2000多亿美元,德国1800亿,日本1700亿。这就是全球失衡中的各国角色。不过中国的一般贸易是逆差,加工贸易是顺差。

    徐洪才:这些年来,中国依靠的是特殊的竞争优势,比如二元结构,城乡差别,低价劳动要素资源......这种状况导致了外部的需要和利用。但这种状况也难以持续,今后要实现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转型,推动人民币国家化。用人民币直接投资。

    李向阳(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所长):亚洲合作属于功能性的合作,亚洲货币合作的前景取决于人民币的国家化,作为结算工具。第二,以人民币计价,但人民币国家化的基础是国内经济状态好坏。

    张祥(原外贸部副部长):最近两年,樊全球化的声音大了,南非元首原来支持,现在反对。20个国家中有17个反对放弃保护措施。不保护不行了。美国利益才是最大的。世界上第一原意投资的还是中国。要准备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加快经济方式的转变,新一轮全球化的高潮在服务业领域。外国的人才培养不够,要加强研究和宣传,我们要做好准备,迎接新一轮的全球化。

    刘克崮: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表现是,中石油拿人民币去委内瑞拉买石油,他再拿人民币到中国来买修铁路的工程设备,中国要帮助委内瑞拉建造一条500公里的铁路。人民币的国家化,必须有银行走出去,现在出国很少看到中国的银行,要有草根金融。解决通货膨胀,既要有堵还要有疏。把美元还出去。

    陈文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的经济布局和区域布局是,东中西北四大块,还要有5条线,几个带。沿海战略布局,产业带,新兴产业带,图们江,黄渤海,曹妃甸重化工业区,关中到天水经济带,六条线,共分几种:主题功能规划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规划开发区。

    王志乐(商务部研究院跨国中心主任):十一五引进外资4500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引资总量的45%。这五年里,中国对外投资2000亿美元,占70%。引进外资有促进经济转型的作用,外资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跨国公司帮中国营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目前,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的海外业务超过了本国,它们在国际关系发生矛盾时,充当了缓和的作用,发挥了同盟军的作用。中国的海外投资也有这种作用。如中联重科收购GFA,意大利总统授予奖章。这几年里,我国出现了对跨国公司排斥的现象,说它们影响国家安全。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和平、发展、合作的基调,坚持全球化的思维,跨国公司也要调整自己的理念,把对全球的责任推到中国,在政治纠结中发挥作用。

    黄海(原国家经贸委司长):十一五期间消费增长11.8%,比十五高,外国消费量已跃居世界第二,超过日本。

    何建坤:十二五期间,如果将能源消耗量定在40亿吨标准煤,那么GDP增长就要限制在8%以内。十二五期间,我国的能源强度将下降19%,增速下降21%。难度很大。十二五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投资高耗能产业,适当降低GDP的速度,控制过快增长,建立低碳特征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信息产业,新材料。到了2020年,能源消耗要比2015年下降45%,真正实现节能降耗。

    李书福(吉利汽车公司董事长):吉利汽车原来没有出生证,而今天成长成国际化的大企业。只要有了人才,才能发展。第一要学习邓小平理论,认清道路,预先知道历史的机遇,抓住历史的机遇才是最大的机遇。企业如何紧跟潮流?只有弄清国家的发展战略,才有企业的发展战略。

    创新不是仅仅生产几个新产品,核心是对资源的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竞争力和新价值。这才是创新。全球资源的利用就是创新。我们创办吉利大学,为的是培养人才。收购瑞典沃尔沃后磨合得很好,当然也有不同声音,我们要鼓励不同声音的出现,然后选择正确意见。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中国企业要发展,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

    贾康(财政部研究所所长):要降低营业税,扩大增值税。

    郑伟铭(天津滨海新区区长):十一五时期,天津滨海新区的增长速度是22.5%,十二五目标是17%。战略性新兴产业占45%以上。

    任洪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总公司总裁):我到美国GE通用电气公司看过,一百年来企业不断调整发展策略,我们企业连续十年以30%的速度增长,走的是科技驱动型道路。现在做的三件事:加大创新科技投入,产业升级,更新换代,建立新兴产业。我们共有28个科研院所,改制之后,更加有活力。

    蔡惟慈(中国工程机械协会会长):目前我国低端产品供应过剩,高端产品相对不足。2010年我国进口了2100亿美元机械制造方面的产品,同比增长40%多,而出口同比增长仅33%。在机械进出口方面,我国几乎是逆差,顺差减小。这说明了什么?机械制造品方面的差距仍然相当大。不夯实基础,一些高端产品难以发展。什么是基础?那就是像齿轮、轴承、液压等一系列的组件。这是机械制造业的基础。今后我们要集中行业内专家,解决难点,现在最大的难点是基础不能支撑。

    陶星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副总经理):我集团近年来最大的特色是走出去,原来只在国内搞工程承包,现在我们在非洲建立了三个经济贸易合作区。海外投资必须把过硬的东西拿出去,不是简单的技术转移。光在国内打转转不行。

    中兴通讯在非洲默默耕耘已经十年了。海外市场已经逐渐成形。
本主题由 超级版主 武夷山 于 2011/1/21 21:56:23 执行 设置高亮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