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头|论坛

首页 » 劳动者的解放 » 工农之声 »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障碍
锤子 - 2021/4/15 16:13:00
第38问,回顾苏联及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为什么说当时实行的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阻碍了社会中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的结合

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与劳动者之间是分离的。劳动者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完成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结合。这样的结合,必须经过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中购买劳动力,并与劳动者达成雇佣劳动关系后,才能实现。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是间接的结合。这种结合必然受制于劳动力市场供求变动的状况,受制于资本主义从繁荣到危机的经济运行周期,受制于资产阶级剥削压榨无产阶级的程度,也受制于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斗争的成效。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这种结合方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爆发后,大量生产企业倒闭,进而工人大量失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无法进行结合而造成生产停滞,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要求资本主义社会必须进行一场共产主义革命,消灭资本以及资本赖以存在的商品生产方式,从而消灭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雇佣劳动关系。代之以劳动者自觉地组织起来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即建立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在共产主义生产方式下,社会中的每个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选择生产单位进行生产。这样,就实现了社会中的生产者与生产资料不受任何约束的直接的结合。

回顾过去共产主义运动中苏联及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看到,当时采用的生产方式是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依然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准确地说,是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必然产生阶级、私有制及私有观念,即便当时苏联及中国的官员们宣称已经实行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但也无法改变商品生产必然产生阶级、私有制及私有观念的社会本质。

由于当时是商品生产方式,劳动者必然依照劳动力的价值规律去选择相应的生产部门及企业单位,工资及福利待遇好的国营企业成为了劳动者的首选。而当官僚者阶级不得不依靠行政手段(兼政治动员)去阻止劳动者按照价值规律自发地去调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时,官僚者阶级对劳动者阶级的政治统治也相应地增强起来,整个社会的生产企业被官僚者阶级依靠其政治统治,在城市被条块分割成中央直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地方全民所有制企业,地方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农村则被分割成公社、大队及生产小队的集体生产单位。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在城市各行业之间及各企业之间的劳动者的流动,严格地控制在官僚者阶级条块分割的政治统治之下。这就造成了当时社会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及脑体之间的阶级差异不是缩小了,而是加大了。官僚者阶级与劳动者阶级之间,城乡及工农业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城市各所有制企业之间的矛盾冲突不是削弱了而是激化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则是这些矛盾激化的集中体现。文化大革命并没有消灭当时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以及打碎等级制的国家机器。故而,文化大革命无法消除官僚者阶级与广大劳动者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无法消除社会中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及脑体之间的三大差别。文化大革命的主要成果是在广大劳动者阶级监督下重构了官僚者阶级的成员组成。在当时官僚者阶级的政治统治下,社会上冒出了“走后门”的现象,这表明劳动者受商品的价值规律制约,自发去调节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结合。人们通过在招工、参军、招生及调动工作的“走后门”行为,逐步瓦解了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商品生产及交换的社会中,以反价值规律去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的结合,试图消除城乡差别的政治运动。商品生产及货币交换,这种生产活动中的物质力量,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中起到了决定性的制约作用。

因此,由于当时苏联及中国采用的生产方式依然是商品生产方式,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结合,依然是间接的结合,受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制约,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是横亘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之间直接结合的障碍。而只有无产阶级起来革命,消灭商品生产及商品交换,建立起生产者自觉地组织起来进行有计划的物品生产方式后,即建立起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后,社会中的生产者与生产资料之间才能真正达到直接的自由的结合。
1
查看完整版本: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