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头|论坛

首页 » 劳动者的解放 » 工农之声 » 最崇高的爱
星火燎原 - 2011/6/23 13:17:00
最崇高的爱
发布: 2011-6-22 15:11 | 作者: hedejian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 点击: 218 | 回复: 0

艾青在他的诗作《我爱这土地》深情地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要把它改写为“为什么我的脸上常流汗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个我是农民。农民对土地的土地的感情是最崇高的,没有任何私欲的。自从产生了农耕文明,人们的生存渐渐依赖土地的产出,产生了农民,便有了农民对土地的崇高的爱。那种爱是那样的炽烈、真诚和崇高,引无数诗人竟吟诵。唐代诗人李绅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通过对农民辛劳的描述,教育人们要爱惜粮食;宋代白胜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通过强烈的对比,说出农民的可敬、可爱、可怜,说出公子王孙稳坐钓鱼台的丑态。因为爱,农民汗滴禾下土;因为爱,农民心内如汤煮!这种爱是那样的无私,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为了自己填腹,也为了国家的仓廪实,神州安。就像王朔在《荔枝蜜》里描写的蜜蜂一样,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甜蜜的生活,但是,农民在土地上的辛劳远没有蜜蜂的辛劳那样充满诗意。自古以来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农民才日复一日面朝黄土背朝天不知疲倦地劳作;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多少农民不嫌弃贫瘠的土地,固守自己的家园;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多少农民宁愿接受财主残酷的剥削,奉献自己的劳动;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多少农民把旱涝的惩罚自己默默承担;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多少农民甘愿贫苦,耕耘不息,才稳固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因为对土地爱得深沉,多少农民饱受歧视,还把种地当成人之本分。二OO八年,我参加四川抗震救灾,在我们驻地一百米多米远的地方,是绵阳市青苹乡撤出来的灾民,那里原来到处是磷矿,人们很富裕,一场地震,房屋没了,耕地也没了。说到价值二三十万的房屋,他们没有过多的惋惜,说到毛主席带领他们辛辛苦苦整理出的农田掩埋到了垮坡的山里没了,他们觉得太可惜,因为他们失去靠自己的双手寻求美好生活的条件,失去了劳动的对象,那是灾区人民对劳动的向往和热爱,更是对土地的崇高感情。这种感情在那时连石头也会感动!
与之相反的统治阶级对土地感情,那只是一种占有。占有了土地,就取得了剥削别人的特权。最著名的就是晋公子重耳跪拜土地的故事了。
这种感情有多么崇高,甚至成为一种先进制度代替另外一种腐朽制度的强大动力,那就是历代的农民战争。虽然失败了,但一定程度动摇了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基础,其原因还是农民对土地的崇高的爱和渴求。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农民运动乃是广大的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就是要打破土地的地主阶级占有制,实现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就是要让最广大的农民获得土地。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中国革命的实质之所以是农民战争,其根本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对农民的剥夺和农民对土地的渴求。为了得到土地,农民的勇敢和积极参与,使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最终成为燎原之势。不仅完成了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人类历史上书写了人类精神的最伟大的赞歌,流传千古,而且完成了抗日战争这个“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毛泽东语)后来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伟力无疑出自于农民对土地崇高的爱。
当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蒋介石要反攻大陆,剥夺农民获得的土地,广大农民子弟扛起枪,“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十八国联军。这在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来到孙中山是多么不可想象的呀!其根本不同就是当时的统治者没有给农民以土地和指出获得土地的道路。无可辩驳,这种伟力无疑出自于农民对土地崇高的爱。
当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起来的热情,使中国农民焕发了无与伦比的斗志和热情,你看从1952年到1978年:农田灌溉面积由1952年的29938万亩增加到1978年的67447.5万亩,增加了1.25倍;建成大量的防洪、浇灌、排涝、发电等工程设施,主要是:整修、新修堤防、圩垸、海塘16.5万公里;疏浚整治排水河道,开辟排水出路;修建大型水闸241座;建成大、中、小型水库5.6万座,塘坝640万处,总库容量达4000亿立方米;建设万亩以上灌区5000多处。要知道,这些主要是农民在完成了农业生产之后,利用闲暇时间或者抽出人力完成。当时的那种积极性和热情,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我是来自陕西省泾阳县农村,我们泾阳县号称“关中白菜心”其实,在很长历史时期也是全国的“白菜心”。拿我们村来说,1978年前,90%以上土地是坡地,到了1978年全部成为水浇地。冬天到了,本来是休息的时间,为了农田稳产高产,全国掀起了农田基建热潮。每家每户,不管男奴老少,一个人四十方到六十方土,整修土地,那是硬指标。我们的父辈领着我们,冬天早上打着马灯整修土地,用架子车一车一车拉土,最终把那看似不可能的工程完成了。在这个意义上,集体化道路功不可没。如果那时是单干,就没有那么恢弘的计划,整出来的土地也是各自为战的小方小块,机械化无法使用。就这样才有了农业的高产的基础!
多少年来,中国的农民毫无怨言地将自己生产的粮、棉、油低价卖给国家,到1978年,他们贡献给国家的资金就达到5000忆元,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建设,造就了我们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工业每类齐全的工业化国家。他们毫无怨言,就是面对最艰难的时刻,他们因为有土地,不曾屈服。不容置疑,这种伟力无疑出自于农民对土地崇高的爱。
条件成熟后,集体制无疑制约了农民的积极性,安徽小岗村的农民为了家乡的土地更加美丽,处于对土地的崇高的爱,冒险签下自己的名字,走联产承包责任制道路,之后,中国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还是因为农民对土地的随深沉的爱!
现在,经济发展了,富裕了,农民有多种选择提高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认为土地是他们的根本。我哥哥做生意发家了,家里衣食无忧,我嫂子坚持种她那几亩地,很多人说她,她初衷不改,依然汗流土地,辛勤劳作,让人感动。麦收时间我去给她帮忙,嫂子看着自己的收获,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我的嫂子只是千万个农民的代表,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的只是感动,感动于农民对土地那崇高的爱!
现在的农资企业,不断地将原材料涨价的压力转嫁农民,还要埋怨粮食涨价、蔬菜涨价、肉食涨价,你们想到农民的难处吗?你们没有看见农民没有任何怨言吗?你们没有看见农民就是赔本也要继续耕种吗?你们难道没有意识到农民对土地的崇高的爱和依恋成就了我们国家爱的稳定和发展吗?没有农民的付出,你们手上的钞票只能是废纸。世界上不是有人说中华民族需要他们养活,中国是世界粮食的涨价的威胁吗。有中国农民对土地的最崇高的爱,中华民族不需要别人养活,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人能养得起中华民族,养得起中华民族的只有中国农民。这是一个让我们多么自豪的事实!
支撑这一切的是什么?
那就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矢志不移的对土地的崇高的爱!
那是一种可歌可泣的爱!
那是一种比母爱更宽广的爱!
那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爱!
那是一种需要用心呵护的爱!
那是一种蕴含在勤劳汗水里的爱!
那是一种紧握在粗糙如锉刀手掌里的爱!
那种最崇高的爱如激荡的海洋、如普照的阳光、如天降瑞雪、如胸间吐纳的空气。
那是世间最美的爱。我用沙哑的喉咙礼赞你。我礼赞你,农民对土地的爱是最崇高的爱!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崇高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