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者 - 2011/11/25 15:04:00
浅论“反修(资)护宪”——兼论“保党救国”和“拆庙论”的不足
发布: 2011-11-25 09:03 作者: 一颗红草
浅论“反修(资)护宪”
——兼论“保党救国”和“拆庙论”的不足
提出“反修(资)护宪”的观点基于以下基本假设:1)目前GCD所执行的政治路线是错误的,而领导该错误路线的,其代表人物及其所代表的社会阶层是反人民的;这样的东西要不得。2)宪法和党章是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奋斗的产物和遗产,具有相对稳定性,是觉醒后人民群众争取自身权益的一种工具。这样的东西丢不得。
因此,针对上述假设,提出革命者必须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成为政治舞台上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既不能依附于修正者,也不能依附于西化派。用发展的眼光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并运行,其矛盾必然会不依赖于人们主观愿望而不断激化,其革命力量也会不断积聚。不铲除错误的政治路线,其矛盾就不可能得到缓和,因此革命者要基于宪法赋予劳动的权利,团结工人和农民,将工农联盟组织起来,与修正主义者做“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只有在不断的小规模斗争中才能求得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否则妥协退让(如单纯保党救国)只会加速国家的分裂和大规模动荡。
作为“保党救国”者,片面扩大了宪法和党章的作用,而忽略了阶级路线的这个纲。将依赖力量放在了党内高层的“健康力量”上,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是一种“英雄主义史观”,非“人民群众史观”在新时代条件的具体体现,看不到蕴含在群众中的无穷力量。保党救国论者,由于不敢和修正主义者做坚决的斗争,因此阶级路线必然得不到纠正,其演化的必然逻辑就是不以人们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国家的分裂和大规模动荡”。于是,国家的动荡和大规模动荡就成为“保党救国”论者的必然的、符合客观逻辑的必然结局。
戴旭曾言,中国还没有力量,也不配威胁世界。而保党救国论者,若不能代表群众利益,也必然没有能力去夺取党的领导权,也没有能力去保党救国。因为错误的阶级路线必然导致客观上的国家分裂与动荡。
作为“拆庙论”者,片面地看到了错误阶级路线给人民带来的巨大危害,却忽略了宪法和党章的巨大利用价值,并忽略了大量存在党内的、非主导地位的健康力量。于是提出了拆庙论或革命论,这客观上缩小了自身的力量,不利于和党内的错误路线做斗争。
综上所述,革命者与劳动者相结合,提出反修护宪,有利于团结一切健康力量,快速唤醒群众的阶级意识,从而有利于整合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带领人民群众夺取党的领导权,纠正错误的政治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