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黎公社原则与现实的阶级斗争 [复制链接]

41#

1)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并非帝国主义时期)就存在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只是这种矛盾斗争更加激烈而已。
2)20世纪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基本消除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变成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了。
3)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运动,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界限。把资本主义连成了一个整体。
4)金融海啸爆发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为缓解国内阶级矛盾,重新挑起民族国家的矛盾,希望挑起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总感觉也无力回天了。


这里谈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美国的问题。

美国本小土资本家:中国就是低价倾销廉价商品,向美国国会经常提出议案反中国产品倾销。
中国本土小资本家:中国的资源被美国人吃光了,美国老板吃肉我喝汤。美国资本家剥削中国资本家。
美国工人:中国工人把我们的饭碗炸了,只有贷款消费过日子了。
中国工人:我的工资咋怎么低呢?

美国的国际资本家:全球化真是繁荣时代,利润率很高呀。
中国官僚垄断资本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电力、交通、能源、化工、通讯、港口、机械等),增加竞争优势,搞好营商环境,欢迎来投资。

赢家:美国的国际资本家+中国官僚垄断资本家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3-05-21 23:26:55
TOP
42#

那就奇怪了,錘子網友說"在帝国主义时代只是这种矛盾斗争更加激烈",也就承認當今世界仍存在殖民地半殖民地,那該如何回答紫竹林網友"现在世界上还是哪个国家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的問題呢?
TOP
43#

1)楼上,你预先假定一个前提:帝国主义是依靠殖民地、半殖民地而存在这个前提。
我说非帝国主义时期就存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了,其中的意思就是:帝国主义这个概念不是完全依靠殖民地、半殖民地这个概念而存在的。
2)在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完成后,即没有了宗主国和殖民地之后,那些高度垄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否还可以叫帝国主义?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紫竹林认为仍然可以叫帝国主义,因为依然符合列宁对帝国主义定义的主要特征。
3)我在上一个回帖中,“在帝国主义时代只是这种矛盾斗争更加激烈”是指20世纪初-到20世纪70年代,随后我反复说明,激烈斗争后果是“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这种激烈斗争,70年代已经基本全部完成了。
4)随后我接着探讨,如今全球资本主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资本主义已经全球化,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作用在降低。这个问题要引起各位的重视。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3-05-21 23:19:10
TOP
44#

我可沒有預定什麼假設,我的提法是針對"帝国主义就是垄断资本主義"這個剝去了其他特徵的定義而提的,什麼叫半殖民地?這個半字什麼意思?流失了一半國土?
你點出了的現象正正是中国官僚集團勾結国际资本壓鎮人民為自己謀利益的手段,你的判斷完全漠視了量與質的關係,歐美日過了幾十年的好日子與中國改開不無關係?他們本土工人的高工資又從哪來的?中國向西方輸送利益的格局至今未變,大做賤賣資源的貿易,大筆採購訂單,大量購入外債,這些把別國經濟危機包攬到自己身上的行為還不能說這是個買辦政權?
列寧就說過每一個論點都可以找出大量現象去說明自己是正確的,但錘子你不認為自己越來越矛盾嗎?時而十分肯定地說中國是帝國主義,將來會怎麼怎麼樣,時而又連老牌的帝國主義國家現在叫不叫帝國主義還要探討,這是退卻,是理論的不穩。
TOP
45#

我把你对帝国主义存在对立面是什么的论述收集如下:

1、帝國主義的對立物是什麼?不同的帝國主義國家之間互為對立物嗎?
2、難以設想不存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世界上竟會有帝國主義國家的存在,帝國主義國家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對殖民地的壓迫和掠奪,沒有來自於殖民地的超額利潤,帝國主義還成其為帝國主義嗎?
3、那就奇怪了,錘子網友說"在帝国主义时代只是这种矛盾斗争更加激烈",也就承認當今世界仍存在殖民地半殖民地,那該如何回答紫竹林網友"现在世界上还是哪个国家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的問題呢?


从以上你对帝国主义描述中可以得出结论:帝国主义存在对立面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3-05-22 00:24:00
TOP
46#

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内地农民工和香港工人相比,他们的生活质量如何?半斤八两吧?工资高如何,生活成本也高。
马克思早就说过工资的本质,就是维持劳动力生存的成本,无论是美国工人还是中国工人,美国工人的高工资又如何,他不能跑来中国消费,只能美国消费。中国的农民工还没有走到透支消费的地步,美国工人已经把未来的工资都消费了。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3-05-22 00:29:18
TOP
47#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当代的资本主义首先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本质的、内在的、固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不可避免地爆发出来,许多人所说的民族问题、民族矛盾、民族战争,有一部分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集团之间的问题、矛盾(当然另一部分属于南北矛盾),其对立是因为垄断资本对世界资源、市场的争夺(即垄断资本之间存在的竞争)造成的。

    资本的特性决定了其本质就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存在的,这也就决定了垄断资本的扩张性和由此构成的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的必然趋势是资本的集合(形式主要有:大资本的合并,大资本对小资本的吞并,小资本聚集成大资本),在这样的趋势下垄断排挤竞争是必然的(因为垄断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避免资本之间的无谓消耗)。当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各个生产部门的已经被垄断资本所控制、国内各产业的资本充分融合(这个就需要依靠金融资本这一垄断资本的最高形式)、国际上各殖民地、资源、市场分配完毕的时候,垄断资本主义也就走完了其第一步。

    接下来第二阶段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其阶段特征是:资产阶级应用国家权力干预本国市场,调节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其间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为了获取更大的获利空间(垄断资本的扩张性在这里将表现为帝国主义的扩张、侵略性),只有对世界的资源、市场和殖民地进行再次的瓜分,其使用的手段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世界大战,而这一切都需要依靠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来进行,因此在与生产力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些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的统治。经过一系列的对世界的重新分配瓜分,相对“弱小”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被挤出争夺舞台、甚至成为被瓜分的对象,而剩下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则都拥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谁也吞并不了谁----通过帝国主义战争来满足各国垄断资本扩张的阶段到此为止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第二步也就到此结束。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现在正向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而这一过程正是资本在不同的范围和层面上扩张融合的过程。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推动下的产物,在阶级和国家没有消亡的情况下,民族开始了跨国的大融合,欧洲各国各民族的融合就是典型。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通过联合与内部协调,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同时缓解了它们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并将矛盾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出现了适应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的意识形态--人权高于主权。人权高于主权观念的出现既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其巨大历史进步意义,又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掩盖其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阶级利益隐藏在人权的背后,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与传统的适用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家主义意识形态相比,这一“人权高于主权”的意识形态无疑是进步的,它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和扩张在思想、意识和舆论领域开辟了空间,撇去资本主义的因素不讲,也为新的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的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这一由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分子“发明”、并且用以扩张的武器,最终将变成他们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而为无产阶级和其它受压迫者所用,成为真正代表这些人利益的意识形态----这个转化的过程也是通过斗争对人性的回归)。

    为什么说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扩张的产物?  因为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为了继续扩张(其实质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必然走向联合。其有内因和外因二个方面,内因主要是因为只有联合才能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各自掌握的技术、资本、市场、资源,避免资本因争夺市场和资源而产生的无谓消耗(即在内涵上提高它们产出的利润率),而这种联合的最有效、最主要的形式便是资本的融合,垄断资本的扩张造成的生产力扩张是这一过程的物质基础。外因是垄断资本以外的因素,包括各国无产阶级的觉悟,垄断资本主义薄弱环节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空前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而与此同时垄断资本主义本身也在不断产生危机,为了对抗这些对垄断资本统治产生实质性威胁的因素,垄断资本在这些外部压力的作用下也会有联合起来的趋势(冷战时代资本主义阵营的联合是其特殊表现形式),现代科技的发展也有力地推进了全球化。二战结束后到现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是处在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过度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垄断资本主义为了加速融合(包括通过资本有机构成的转移加速对第三世界的掠夺)推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在生产、流通、消费领域将全球经济联合在了一起,全球化经济一体化是这一过程的必然结果(欧洲各国的经济一体化、东盟的建立都是这一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的一部分;当代非国有垄断资本迅速发展也正是为垄断资本跨出国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融合做的准备和新的趋势),这样就更有利于各国资本的融合。资本融合、经济一体化的最终结果是促使全球各垄断资本主义政权的结合、统一,垄断资本主义全球政权的建立是其最高阶段,这一过程就意味着传统的国家、主权、疆界的消失(由国际垄断资本构成的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通过其以往被隐藏在商业目的背后的强大的政治能量,越来越多地从各国政府手中接管对社会生活各领域的控制和垄断权利)。

    事实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这一阶段已经逐渐地撕开了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面纱,伴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融合,新的----虽然核心(资本主义价值观)是旧的,但是却被赋予新的形式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会在旧的民族、国家的废墟上建立起来。基于旧的民族、国家基础上的一切权利、利益都将被按照新的国际垄断资本的要求做重新定义和取舍,它们要么被放弃、要么被吞并、要么被对资本来说具有更大价值利益所取代(在资本合并、融合的过程中,权利分配是由资本的量来决定和制约的,而要实现资本融合则除了打破旧的条条框框外,必须建立起新的、符合新形成的国际垄断资本利益的框架),这也是对资本主义本性的回归,它不考虑什么民族和国家,它的标准只有一个----资本!

    必须要清楚,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不是18世纪的资本主义,也不是19世纪、20世纪的资本主义了,这是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它是建立在全球一体化的体系之上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阶段,民族主义者所希望发展的那种18、19世纪的资本主义、以及20世纪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当代已经不可能有发展的条件了,因为一旦他们的国家进行资本主义化那么结果必然是被卷进这个正在形成的、新的、全球的资本主义体系中,也就不再是民族主义者所希望的那种“资本主义”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体系将把他们的一切不符合资本要求的利益踢开,重新给新加入者找一个符合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体系利益的位置(当然这个位置不会在这个体系的顶端),民族主义者此刻将彻底失望!因为他们所希望的那种资本主义在当代是反动的,在新的资本主义体系面前是无力的。

    但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这一资本主义的新的阶段也是垄断资本扩张的最后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其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新发展)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终结,因为垄断资本已经再也没有空间扩张了(无论是广度上还是深度上,在广度上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占据了地球表面人类社会的各个空间,在深度上垄断资本的每一份获取利润的潜力都被充分挖掘。资本主义生产扩张所依赖的市场已经饱和- --这个市场的形成本身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它并不为多数人的消费创造条件)。垄断资本无法取得更多的利润,那么其就无法取得更多的积累资本,生产力因此也无法继续扩张,垄断资本扩张的终结即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终结----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无法容纳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将被敲响----这一点, 符合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著名论断。

    资本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竞争,而资本不断追求利润的特性却产生垄断,随着垄断的不断发展,竞争在各个部门、领域中被排挤出去,在垄断资本扩张的最高阶段,竞争这一资本主义的生命力也将终结。而新社会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和精神准备则在垄断资本扩张的过程中完成,垄断资本主义全球政权的建立也是这一准备的最后一步。资本主义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均衡,但是全球化的推进使全球各地资本主义趋于一致,并且重新在世界范围内调整了产业结构,使世界的南北方置于同一资本主义体系下----既新的、最高的资本主义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一体系建立的同时资本主义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扩展到全球(包括南北矛盾继续加大,并且矛盾的发展趋于一致)。与此同时对整个资本主义体系的革命条件在全球范围内的准备也逐渐成熟。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扩张也像以往的资本主义的扩张一样以自己的面貌来改变世界,它正在以及将要压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全球化进程在将资本主义生产扩大到全球的同时,也将压迫扩展到全球,当全世界资产阶级日益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的时候,受他们奴役的无产阶级也被他们的生产线联合在了一起。全球化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只在转移矛盾的同时使矛盾扩大化,因为这一过程正将血淋淋的奴役和贫富分化扩散到全世界更多人的头上,在资产阶级的宣传家鼓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时候,更多人的生存正面临着威胁。全球化推动下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进程正在加快,同时伴随的手段是政治方面的渗透、经济方面的新殖民主义和新的在“人权”旗帜下的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这一切都是为了垄断资本的扩张开辟道路--将在地球上制造二个世界(20%的富人世界和80%的穷人世界),同时更多的人将被带入到痛苦中去。

    资本扩张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形式下,现阶段表现为通过在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可变资本比重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从而提高了资本获取剩余价值率,同时也转移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的许多矛盾,但是这一切却加重了第三世界国家劳动人民的苦难。当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将第三世界作为其攫取剩余价值、转移矛盾的乐园的时候,这里却正在成为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与以前的资本主义薄弱环节不同的是,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些薄弱环节不是作为分散的个体存在的,而是作为整个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并且是其最重要的结构之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脆弱的资本主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体系对第三世界人民的压迫将使这里革命的主观条件趋于成熟,而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第三世界的革命将会产生比以往更广泛和深远的意义,因为全球化已经将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第三世界和垄断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的联系加强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度的互相依存。

    这一切都为革命的客观条件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第三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广泛的开展,并且取得成功,那么整个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体系的产业链必然被打破。但是资本却是要求不断攫取剩余价值的,那么在向革命人民反攻倒算失败后必然将注意力转向国内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长期享受着的国家福利待遇事实上是第三世界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本国资产阶级剥削来的残羹剩汤。当这些都消失以后,来自本国资本的剥削却加重了。这时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主观条件也必然加速发展、趋于成熟,在革命的第三世界的引导下,全世界无产阶级也就有可能真正地联合起来推翻行将就木的资本主义世界,从而结束人类的痛苦和资本主义束缚的破坏!
TOP
48#

官僚资本的产生发展及两重性

    官僚资本是利用政治特权、主要通过掠夺在流通和金融领域进行财产再分配的资本原始积累的形式。官僚资本从三种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资本形态中产生出来,并在这三种资本形态中生存、活动和发展。这三种不同的资本形态分别是:官僚私人所有的资本;官僚经营管理的国家资本;官僚支配的其他私人资本。 所谓官僚资本的“掠夺性再分配”特征,就是指它通过盗窃国库和权钱交易的种种方式,把已经产生和积累的国家资本和其他私人资本不断再转化为官僚私人所有资本的过程。

    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史看,官僚资本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资本形态。从15世纪初到19世纪初,英国、荷兰、法国等君主专制主义的半封建国家,以政府授予特许权的方式,通过王室入股,与大商人、大金融家(包括正在资产阶级化的封建贵族)一起组成了冒险商合股公司,垄断最初出现的世界市场上的对外贸易,这是官僚资本在西方的典型形式。其中,1600年成立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历史上活动的时间最长,它对中国的贸易独占权(包括贩卖鸦片)于1833年被英国政府取消,该公司1858年才撤消。西方重商主义时期这一典型的官僚资本形态所剥削的对象,不是雇佣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政府特许并入股的西方冒险商合股公司,以政治特权为杠杆,通过垄断长途贸易的流通过程,用贱买贵卖的绝对不等价交换,盘剥国内的中、小生产者、商人和消费者,盘剥殖民地附属国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一般地说,小生产的生产资料是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剥夺的主要对象。官僚资本是非生产性的、寄生的资本,他们专门依仗政治权力对生产者和消费者进行的剥夺,是对剩余劳动占有的再分配。这是官僚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基础,它窒息了产业资本的利润增长和资本积累。这样,打破商品经济中的封建特权,就成了西欧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经济动因。

    可见,官僚资本在西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具有两重性:起初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瓦解,推动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发展,而且是它的主导形式;后来则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的主要障碍,终于为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后的产业革命所克服。

    官僚资本还出现在半殖民地附属国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也是那里资本原始积累的主导形式,同样具有西方官僚资本的封建性、寄生性和掠夺性。但垄断半殖民地对外贸易和对外金融的不是附属国的官僚资本,而是资本主义已经确立并控制了世界市场的宗主国的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半殖民地附属国的官僚资本是由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豢养并为之服务的代理人,又与封建地主阶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西方列强对东方被压迫民族进行殖民掠夺最理想的中间人。例如在旧中国,  东方的官僚资本与西方官僚资本在原始积累过程中作用的最大区别,是东方官僚资本所具有的买办性。他们依仗手中的政治权力,出卖本国的民族利益,帮助外国资本压迫和剥削本国人民,在外资攫取超额利润的前提下,分享其中外资给予官僚买办资本的红利,成为半殖民地资产阶级的上层即大资产阶级。

    半殖民地社会被帝国主义及其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掠夺的对象主要是农民,还有无产阶级,以及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因此,东方的官僚买办资本具有两重性:起初促进了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后与其靠山帝国主义一起,成为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主要障碍。东方官僚资本与西方官僚资本一样,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但是,由于半殖民地社会的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不敢发动和领导被压迫人民起来革命,又由于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背靠着强大的帝国主义,因此,东方旧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总是难以逃脱半途而废的流产命运,甚至对资本主义长期而极痛苦发展的普鲁士式道路也望尘莫及。官僚买办资本在旧中国的最后几年曾发展到它的顶峰,即买办的封建的法西斯垄断资本主义。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革命一举结束了四大家族的统治。

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特征

    一个国家除去地理、历史、民族、文化的意义之外,最根本的是它的“政权”概念,是它的“阶级”性质,是无产阶级专政还是资产阶级专政、还是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看一个国家的性质就得首先看它站在哪个阶级的立场上镇压谁,实行什么阶级的专政。

    邓小平一上台就推翻无产阶级专政,把对牛鬼蛇神的压迫一风吹,给他们平反,并在财产上给了大量的“补偿”、“退赔”及提拔重用。一时间,封资修们弹冠相庆,纷纷出笼,而广大人民群众却逐渐成了被压迫被剥削的对象。为了掩盖自己的反人民的法西斯本质,他们抹煞专政的阶级性,提出了什么“人治”、“法治”,污蔑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人治”,甚至毫无道理地把为我国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机械化打下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说成是“封建专制”。而把自己保护一小撮剥削者利益镇压人民群众的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美化成为超阶级的“法治”。

    在这一法西斯专政下,广大人民饱受压迫,剥削。而邓小平以及他后来的继承追随者一伙一开始就以各种名目为自己大把大把地捞取金钱、房子等利益。大肆官倒、贪污受贿, 变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为一小撮官僚资产阶级及其依附下的新地主、新资本家的私有制,在他们的法西斯专政下,整个国家的一切财政金融、工厂、土地、矿山等公有资源都变成了他们自己的私有财产,他们集超级大地主、超级大资本家、超级大买办于一身,引狼入室请进外国垄断资本,把国家公共财产和资源任意掠夺与变卖,并且开始了挥霍浪费, 腐朽麋烂,骄奢淫逸的生活和享受。其穷凶极恶的程度以至于好像未日已在眼前,不赶快享受就再也没有机会那样。随着时间流逝,他们大肆聚敛财富和挥霍享受就越来越疯狂----已蛹变为最反动的官僚垄断资产阶级。

    这个披着红色外衣腐败阶级,比一切资产阶级更加贪婪,比一切封建地主更加无耻,比一切奴隶主阶级更加残暴!在他们身上集中了人性的一切丑恶。因此我们看到,当这个党内新的腐败阶级形成气候,窃取了人民的政权,人民便逐渐丧失了一切政治权利,宪法不过成为一个聋子的耳朵,成为欺骗文明世界的一个装潢,军队、司法、、监狱等等国家机器都成为维持这种统治的工具。

    资本家也只是利用资本按照商业规则来进行剥削,地主也只是利用土地按比例收取地租,而这些党内新的腐败阶级则直接把国家权力变成了赚钱的工具,他们利用国家权力疯狂地榨取和掠夺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辛勤积累的财富变成了私人的存款,他们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比一切资产阶级和地主奴隶主阶级更加充满血腥和没有人性。

    综上所述,  在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中,作为资本原始积累主导形式的大大小小官僚资本以“诸侯割据”的形式再度出现就不难理解了。它与上面说的历史上的官僚资本的最大区别在于:它掠夺的主要对象,是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制积累的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官僚资本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官僚资本的掠夺,迫使真正从事实业的资本如果不交纳对“润滑剂”的贡赋,往往连简单再生产都无法维持。但官僚资本极其贪婪地进行掠夺的冒险性,又使被迫纳贡的实业资本(例如中小国有资本和中小私人资本)在遭受轮番洗劫后,几乎血本无归。官僚资本在商品流通和货币金融领域对资产的掠夺性再分配,是造成国家财政赤字恶化,银行坏帐率居高不下,产业资本发展缓慢以至停滞萎缩,工人大规模下岗失业,农民撂荒外出,社会贫富严重两极分化的结构性因素。当前官僚资本的再现也有两重性:一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直接掠夺和瓦解;二是再次成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官僚资本就这样成了当前中国社会各种矛盾的焦点。

    中国官僚资本的再现是在西方资本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形成的,它与资本全球化的关系是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说明的另外一个问题。
TOP
49#

錘子真是越說越胡塗,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我有說過擁有殖民地的國家必然是帝國主義國家嗎?我指的是殖民地的存在是其中一個必要條件。
有沒有感覺到自己立場跟托派已十分接近了?世界各國均存在階級鬥爭又如何?國家或民族的矛盾就不復存在了?美國工人負債只因他們活不過去?這又是個什麼邏輯?美國工人的消費水平與中國工人的消費水平如何?美國人民過渡消費本身就沒有責任?
美國工人強就強在可以欠債,既然美國工人處境與中國工人比一樣地苦,何以還看不到他們已出現了革命的傾向?這不是美國工人民主意識不足,允許了政府對外掠奪對內欺騙的經濟政策的表現嗎?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維持一個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水平無法作一個大致的評估嗎?遠的不說了,香港的財務公司也成行成市,說明這個行業也很有市場,為什麼他們的客戶大都是年青人而不是有家庭負擔的中年人?請教一下這個問題反映的是經濟基礎在發生必然的內在作用,還是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產生的反作用?
最后编辑庞某人 最后编辑于 2013-05-22 08:45:52
TOP
50#

世界各國均存在階級鬥爭又如何?
---------------------------------------------
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國家或民族的矛盾就不復存在了?
----------------------------------------------
关于民族国家的矛盾,在20世纪70年代,亚非拉独立运动后,资本主义世界里,民族国家的矛盾依然存在,我个人认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


美國工人負債只因他們活不過去?這又是個什麼邏輯?美國工人的消費水平與中國工人的消費水平如何?美國人民過渡消費本身就沒有責任?
-------------------------------------------------------------------------------------------------------
再次说明,在资本家眼里,工资是维持劳动力生存的成本。比如农民工与演员,在别人眼里,演员消费高吧,在我眼里,他们之间没有什么差别,都是雇佣劳动者,都是被剥削被压迫的对象。
演员:可以买lv,但买lv是维持演员这个劳动力生存下去的成本,演员要潜规则知道吧,身心受摧残。让演员1年不上班试试!
农民工:工资不高,劳动强度也大,一般普工要工作12-13个小时,我和很多工人交流过为什么加班,大多是为了攒钱在老家盖房子,另外很多农民工可以呆在老家1年不上班,农民工资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村保障摊薄了工资成本。资本家认为,工资低一些劳动力依然能够生存。

资产阶级为什么要夸大演员和农民工的差别?
---------------------------------------------------------
阻止雇佣劳动者相互联合成为一个阶级。他们故意把各地区、各行业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成本”高低混淆成消费水平的高低,进而导出演员比农民工幸福。其实他们都是资本家剩余价值的工具而已。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13-05-22 10:15:42
TOP
51#

不錯的敍述,但何不直接承認上層建築對基礎基礎的反作用?
托派尚且知道要令各國勞動者明白國際主義的意義,然後世界革命才具備了條件,可是我們的毛派呢?經濟危機直接導致世界革命!確實比托派更進一步。
誰不認為目前無產者當中充斥着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想,誰就是否定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最后编辑庞某人 最后编辑于 2013-05-22 13:27:58
TOP
52#

环球同此凉热,当今世界各地都具备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环境,首先在什么地方爆发呢?首先在无产阶级阶级觉悟高的地区爆发,这就凸显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重要里程碑的意义了。
TOP
53#

首先在无产阶级阶级觉悟高的地区爆发??列寧說的是在資本主義最薄弱的環節爆發!!兩者只能在一定條件下對等,就是該地區具備有利於無產者覺悟的物質條件。
TOP
54#

3、当前,中国5亿左右的工人阶级,说不定并没有0.2发子弹,连当年的袁文才、王佐都不如,何来的“暴力革命”?特色军警里,暂时还看不出谁是贺龙、谁是卢德铭、谁是彭德怀、谁是朱德,“暴力革命!”、“暴力革命!”,暴力革命的依据到底在哪?(我特别再强调一次,特色并不见得就怕你空吼几嗓子暴力革命!)(他的死穴到底在哪,这是革命者需要深思的)(如果一个人刻意掩盖这个死穴,同志们,这个人就特别值得怀疑了)
雪落长河 发表于 2013/5/15 19:31:00

如果贺龙、卢德铭、彭德怀、朱德......等人在那个时候也象你一样认为国民党的死穴是一人一票的普选,  那还会有“暴力革命”吗?  

可见, 思想认识觉悟是关键,  这个关键就是对国家与社会性质的认识必须以阶级斗争的角度看待就会明白,  所以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分析,  革命的首要问题是政权问题,  在当前社会阶级矛盾日愈尖锐、阶级压迫日愈沉重的状况下,  怎么样的一人一票的“民主革命”能够消除两大阶级日趋尖锐的矛盾?  怎么样的“民主革命”能够消除私有制及其造成的新三座大山?   由此可见,  一人一票的普选这种带有欺骗性的形式主义的西式民主是无法消除私有制的,  因为选票无法消灭私有制剥削阶级的保卫和维护者----武装到牙齿的国家机器。

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行动, 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世界上也没有先例,  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  都是使用暴力才登上统治舞台的。
最后编辑远山凝碧 最后编辑于 2013-05-23 13:57:4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