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NT|BBS|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吗? [复制链接]

1#
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吗?


在文化革命后期,我们经常听到列宁的这句话“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针对这个问题我又重新阅读了马克思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希望从中找到解答。

读《政治经济学批判》,我知道了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小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诞生前的生产方式。小生产方式只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阶级关系和社会关系,如在奴隶制的小生产方式下,产生奴隶和奴隶主阶级,在封建小生产方式下,产生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自耕农阶级及各种小手工业者阶级。而建立在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则转变成了社会化的大生产,在这种生产方式下,逐步产生了生产的客观条件与劳动力分离,生产的客观条件以资本形式与劳动力交换进行生产,才会形成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也就是说,只有在商品的价值生产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下,才会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花了大量篇幅阐述了小生产方式的形成及特征,小生产方式的如何解体,以及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如何建立的历史过程。我引述《政治经济学批判》几段话来说明小生产方式的解体及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建立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A卷209-211页,红字为我的批注)

这样,我们又到达出发点,到达设定即创造交换价值的生产。这一次是这样的生产:它事先把流通当作发展了的要素,并且表现为引起流通又不断地从流通返回到自身以便重新引起流通的不断的过程。因而,设定交换价值的运动,在这里现在以复杂得多的形式出现,因为它不再只是作为前提的交换价值的运动,或者在形式上使交换价值设定为价格的运动,而且同时是把交换价值作为前提创造出来,生产出来的运动。生产本身在这里不再先于自己的结果而存在,也就是不再作为前提而存在,而是表现为自身同时产生这些结果的生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方式)。但是它产生这些结果,已不再象在最初阶段那样只是作为导致流通的生产,而是作为在自己的过程中同时还以流通,以发达的流通为前提的生产。(流通实际上只是把交换价值一次表现在商品规定上,另一次表现在货币规定上的形式过程。)

这种运动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既在历史上导致产生价值的劳动,另一方面,又出现在资产阶级的生产制度内部,即设定交换价值的生产制度本身内部。首先是经营商业的民族出现在半开化或未开化的民族之间,或者是由于自然条件不同而进行不同生产的各个氏族发生接触和交换他们的剩余产品。第一种情况是比较典型的形式,所以我们来考察一下。剩余产品的交换是设定交换和交换价值的交往。但是,这种交往仅仅涉及剩余产品,因而同生产本身相比只起次要的作用(小生产方式的特征:自给自足的生产,商品交换只是剩余的产品。)。但是,如果从事交换的商人(伦巴第人、诺曼人等等几乎对所有的欧洲民族都扮演这个角色)一再地出现,从而继续不断的贸易发展起来——在这种贸易中,从事生产的民族仍然只经营所谓被动的贸易,因为推动它从事设定交换价值的活动的动力来自外面,不是来自它的生产的内部结构,——那么,生产的剩余产品就必然不仅仅是偶然的、间或存在的剩余产品,而且是不断反复出现的剩余产品,因而本地的生产本身就具有一种以流通,以设定交换价值为目的的趋势。

最初,对生产的影响较多地来自物质方面。需求的范围不断扩大;满足新的需求已经成为目的,因而生产就更有规则性并且扩大了。本地生产的组织本身已经被流通和交换价值改变了;但是流通和交换还没有影响到生产的全部广度和深度。这就是所谓对外贸易的传播文明的作用。设定交换价值的运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触及整个生产,这部分地取决于这种外来影响的强度,部分地取决于本地的生产要素——分工等等——已经发展的程度。例如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初在英国,由于尼德兰商品的输入,用于交换的剩余产品羊毛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于是,为了出产更多的羊毛,耕地变成了牧羊场,小租佃制遭到了破坏等等,发生了清扫领地等等.(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方式逐步替代了小生产方式)

因此,农业失去了为使用价值而劳动的性质,而农业的剩余产品的交换对于农业的内部结构来说不再是无关紧要的了。在某些地方,农业本身完全由流通决定,转变为设定交换价值的生产。这样一来,不仅生产方式改变了,而且一切与之相适应的旧的人口关系和生产关系,一切旧的经济关系都解体了。可见,在这里,流通的前提是一种仅仅以剩余产品形式创造交换价值的生产;但是现在这种生产却变成了只与流通相联系的生产,变成了以设定交换价值为唯一内容的生产。(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方式处于主导地位,这个时候,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主导了社会。)


那么,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商品生产方式是怎么会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呢?马克思又用大量篇幅去分析这个问题,我引述《政治经济学批判》几段话来说明这个问题(红字为我的批注):

商品是物化劳动,唯一不同于物化劳动的是非物化劳动,是还在物化过程中的、作为主体的劳动。换句话说,物化劳动,即在空间上存在的劳动,也可以作为过去的劳动而同在时间上存在的劳动相对立。如果劳动必须作为在时间上存在的劳动,作为活劳动而存在,它就只能作为活的主体而存在,在这个主体上,劳动是作为能力,作为可能性而存在;从而它就只能作为工人而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A卷228页)(商品生产方式下,存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对立,从而存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能力的主体的对立,及物化劳动和工人的对立。)

(在以交换价值(及增殖)的商品生产方式下,物化劳动以活劳动的客观条件而出现--我注)活劳动的客观条件对于作为主观存在的活劳动能力来说,表现为分离的、独立的价值,因而活劳动能力对于客观条件来说,也只是表现为另一种价值(它不是作为价值,而是作为使用价值来同客观条件相区别)。这种分离一旦成为前提,生产过程就只能新生产,再生产这种分离,而且是在更大规模上再生产这种分离。生产过程怎样生产这种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活劳动能力的客观条件作为与活劳动能力相对立的独立存在,作为不同于活劳动能力并且与之相对立的主体的客观性而成为前提;因此,这些客观条件的再生产和它们的价值增殖,即它们的扩大,同时就是这些条件作为与劳动能力无关的并与之相对立而独立的他人的主体的财富所进行的再生产和新生产。再生产和新生产出来的,不仅是活劳动的这些客观条件的存在,而且是这些条件作为独立的价值,即属于他人的主体的价值,而同这种活劳动能力相对立的存在。劳动的客观条件取得了与活劳动能力相对立的主观的存在——从资本变成资本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A卷459页)
(马克思这段话分析了在以交换价值(及增殖)的商品生产方式下,必然产生资本及资本家。同样地,在苏联“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生产方式下,必然产生资本和资本家,当时资本是国家资本,当时资本家阶级就是官僚者阶级。)

另一方面,劳动能力与它自己的条件相对立的单纯主观的存在,使劳动能力具有对于这些条件来说只是无所谓的客观形式——劳动能力只是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价值,而与实现它自身的条件本身,即与具有别种使用价值的各价值相并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A卷459页)(马克思这里明确说明,在商品生产方式下,劳动能力与劳动的客观条件的主观的存在(资本家)的对立关系中,劳动能力一方处于从属地位。换句话说,在商品生产方式下,“物”主宰着人。无产阶级不消灭商品生产,就无法改变“物”主宰着人的局面。也无法改变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局面。)

因此,并不是这些条件在生产过程中作为劳动能力的实现条件来实现,而是劳动能力仅仅作为增殖和保存这些条件的价值(与劳动能力相对立的自为存在的价值)的条件从生产过程中出来。(这句话在1861—1863年手稿中(手稿第本第1396页)是:“这些条件在生产过程中不是作为劳动能力的实现条件被再生产出来,相反,它们只是作为增殖和保存它们自己的价值(与劳动能力相对立的自为存在的价值)的条件从生产过程中出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A卷459页)
(无产阶级革命必须要消灭了商品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劳动的客观条件不再作为增殖和保存它们自己的价值(与劳动能力相对立的自为存在的价值)的条件从生产过程中出来,转变为劳动的客观条件在生产过程中是作为劳动能力的充分实现条件而被再生产出来。无产阶级革命所要建立的生产方式,要消除了以“物”为载体的劳动的客观条件对劳动者的主宰,转变为劳动的客观条件为社会中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服务,生产是为每个劳动者自己劳动能力充分发展而进行的生产。)

当时历史时期(文化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是怎么产生的?

根据引用以上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结论:由于当时采用是有计划的商品生产方式,商品生产必然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当时的资本是国家资本,国家资本的代理人就是官僚者阶级,与之对立的是广大劳动者阶级。在商品生产方式下,劳动能力与劳动的客观条件的主观的存在(资本家)的对立关系中,劳动能力一方处于从属地位。即“物”主宰着人。无产阶级如果不消灭商品生产,也就无法改变“物”主宰着人的局面,无产阶级也就无法摆脱资产阶级统治的局面。无产阶级革命必然遭受失败。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22-01-30 14:06:26
分享 转发
TOP
2#

今日看《反杜林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也有相同的论述。资产阶级是商品生产发展至劳动的客观条件与劳动者完全分离,劳动的客观条件转变为资本后形成的,即资产阶级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后产生的。小生产方式不会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恩格斯说:
在资本主义时代之前,至少在英国,存在过以劳动者私人占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为基础的小生产。所谓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这里就是剥夺这些直接生产者,即消灭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这种消灭之所以成为可能,是因为上述的小生产只能同生产和社会的狭隘的、自然产生的界限相容,因而它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造成消灭它自己的物质手段。这种消灭,这种从个人的分散的生产资料到社会的集中的生产资料的转化,就构成资本的前史(恩格斯这里指出,小生产方式与商品生产发展所形成的资本主义生产有着本质差别。资本主义生产是对小生产方式的否定,它消灭了小生产方式。因此,只有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才会产生资产阶级)劳动者一旦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一旦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旦站稳脚跟,劳动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的剥夺,都要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化大生产方式,形成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基础是劳动的客观条件与劳动者之间分离,劳动的客观条件转变成资本,劳动者成为在社会上自由流动的雇佣劳动者,这就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随着这种集中或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工艺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共同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共同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卷145-146页)(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土地及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劳动者共同使用的生产资料。也就是说,生产资料的社会化使用和占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已产生并发展着,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新政权只需要宣布工人们占领全部工厂及土地,宣布生产资料由全社会占有这个既成事实,并推进消灭商品生产代之以建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运动。同时,我们还看到,苏联及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由于当时是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当时所进行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改造,其本质是把社会生产资料转变国家资本的过程,也是形成新的资产阶级的过程。)
TOP
3#

回复 2楼锤子的帖子

不能苟同,小生产是大生产的必经之路,有了剩余产品,就有了小生产,小生产日益扩大,也就有了集中的大生产。它与生产关系的改变无关,即使是建立起了无产阶级专政,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如果不对小生产引起充分注意,并加以引导和限制,最终将其消灭。无产阶级的内部依然会重新出现新的资产阶级,从而从内部颠覆无产阶级专政。这是极难引起注意的极其细微的变化,却也是极具迷惑性和致命性的危险因素,不可不加以重视。
TOP
4#

消灭小生产的任务,过去的资产阶级和现在的资产阶级每天都在做。现在特色政府在农村搞商品粮基地,移民搬迁,驱赶山区农村人口进厂打工的所谓扶贫就是在消灭小生产方式。
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时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之以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
从楼上的论述看,你并未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之间关系搞清楚,请阅读:

1)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http://www.wehandin.tk/showtopic-15331.aspx

2)苏联传授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http://www.wehandin.tk/showtopic-15335.aspx
TOP
5#

回复 4楼锤子的帖子

烦请你能简单明了说明一下你认为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三者间的关系吗?你这两篇文章太长,尽是引经据典,实在看起来吃力。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之前也论述过,你可以看看。我没有引经据典,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写的。可能不一定准确,但我觉得在通俗易懂这方面,胜过你一些。
你的问题在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并无二致,都是社会化大生产,区别在于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并不在生产方式上,这点你错了。另外虽然你看着好像资本主义现在也在消灭小生产,那么发展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和资本主义区别开来鼓励小生产?不是的,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也要限制小生产。你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你不知道不同阶段资产阶级采取的策略是不同的,它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实力微弱,时常受到专政机器镇压,所以它们需要通过小生产的方式来瓦解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无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在哪里?就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公有制之上。请问,小生产能产生强力的无产阶级吗?而当它们已经颠覆了无产阶级专政之后,自己已经掌握了专政机器,并且已经发展到垄断资本阶段,它们还需要容忍小生产吗?连它们都知道与时俱进,根据阶级斗争力量对比适时调整策略,而你就显得有些刻舟求剑了。你片面的从小农立场出发,认为特色在把农民赶到城市,这是坏事?不,从无产阶级利益出发,农民进城务工逐步脱离土地壮大了无产阶级的阶级队伍,这是一件好事。这件事特色不干我们以后就要干,特色干了我们以后还能少一些保守力量的阻挠。你必须认识到,它们用小生产瓦解我们的经济基础,我们也同样可以用它们推进的社会化大生产瓦解他们的经济基础。事物在发展的同时也在孕育着消灭它自己的因素,资本主义是这样,未来共产主义也是这样。一种社会制度的消亡,是由其内部固有矛盾决定的,外力只能起到影响的作用。
检查一下你的思想,是否有只看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的问题,是否有只看区别而不讲联系,只看个性而不看共性的问题,是否有不结合实际情况,用僵死的自以为的规律去生套运动着的事物。是否有死扣书本而不求理解贯通,无法把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只求自己似懂非懂而不求改变呆板枯燥的文风使其通俗易懂以便更能使别人理解的问题。
你我都好好检查下看自己有没有这样的问题。
另外强烈希望你能改进一下你的文风,发文章前先看看自己的文章意思表达清楚了吗?然后再考虑别人是否能听懂的问题。你洋洋洒洒两篇文章我看了,实在摸不清你这两篇文章的主旨是啥,要表达个什么意思。建议文章可以短些,但意思一定要表达清楚。
TOP
6#

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三者之间关系,马恩说得还不清楚吗?

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117页)
这句话把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一定的生产力需要一定的生产方式与之相适应,从而产生一定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就资本主义社会而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由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下形成的赤裸裸的金钱或利益的交换关系:资产者与无产者之间是买卖关系,无产者出卖劳动力给资本家打工以换取工资,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进行商品生产以获取剩余价值,由于资本家们占有了工人们的劳动产品,从而占有了整个社会财富,他们成为了统治社会的剥削阶级,工人们则成为被资本家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的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医生、律师、教士、诗人和学者变成了资本招雇的雇佣劳动者;资本主义社会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
TOP
7#

我在回帖中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时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代之以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这是因为,在中国,消灭小生产的任务资产阶级基本完成,不然,中国工人阶级所创造的生产力也不会如此强大,中国仅用了5千万产业工人的劳动,生产出了全球25亿多人使用的消费商品。

关于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之间的区别,我之前有过叙述,见下:

22、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相同点是:这两种生产方式都是社会化的大生产方式。所谓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者生产的产品不是用于生产者本人或是本生产单位的人员消费和使用,而是为整个社会中的人们消费和使用。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工具和生产对象的使用并不归属于某个生产者,而是由社会中不断流动着的生产者共同地使用,生产过程必须由整个社会中各个生产单位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与社会化大生产相对立的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如奴隶制的生产方式和封建的小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的不同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产品的归属不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产品不归全体劳动者们所有,而以商品形式归资本家们所有。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产品归全社会拥有,由社会按计划分配给相应的消费者,或按计划用于储备。

第二,产品的属性不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产品是商品,为资本增值而服务。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的产品不是商品,而是直接使用(或积累)的物品,为社会中每个成员的需要服务。

第三,生产的目的不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其生产的目的是为资本增殖而进行生产。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社会中每一个人充分、全面和自由地发展自己而进行生产。

第四,社会化大生产所形成的途径不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首先是各自独立的工厂开展生产活动,生产出的商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并成功地卖出商品后才能确认为社会化的生产。也就是说,这种生产方式一开始只能是具体的、特殊的私人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把劳动转变为抽象的、一般的社会劳动。这种生产方式是一种必须通过市场交换并且交换成功后,才能确立的一种社会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包含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即有的企业生产的商品无法卖掉,因而无法转变成社会化的生产。如果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大规模地出现,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就爆发了。而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已经社会化了,无论是社会中人们对产品需求的征集、生产计划的制定、生产的组织,产品的分配,都是由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参与来完成。因此,社会中每一个生产者的生产活动一开始就成为了社会化生产的一部分,这种生产方式必然消灭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赖以存在的基础---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从而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分工,也就消灭了这种社会分工所形成的阶级和阶级差异。

第五:生产的计划性不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只表现为单个企业生产的有计划性。然而,单个企业按照计划生产出的商品,必须要到混乱无序的市场中去售卖,才能实现完成资本的增殖,这样,就会出现有的企业因卖不出商品而破产,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形成的单个企业生产的有计划性与市场的无计划性之间的矛盾。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由于消灭了商品生产,生产自始至终都是有计划的生产,生产计划的制定和完成计划的生产活动由全体生产者共同参与完成,产品分配按照预先制定好的的计划进行配送或储备。

第六,生产所形成的社会分工不同。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商品生产方式。因此,由这种生产方式所形成的社会分工,必然存在大量市场领域的社会分工:在商品市场领域,有商业资本家,以及为商业资本家打工的各种销售员,市场推广人员和广告人员等;在货币和金融市场领域,有银行资本家,以及为银行资本家打工的银行职员,理财专员等,在资本市场领域有金融寡头资本家,以及为金融寡头资本家服务的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公司,投资银行,以及在这些机构工作的从业人员等。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消灭了商品生产方式,转变为有计划的物品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市场领域的社会分工将会彻底消灭,原资本主义的商业机构将大幅缩减或部分改造成产品配送中心,所有银行、交易所、证券期货公司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会彻底消灭,这些机构的从业人员将从事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或从事各种科研活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工农业物质财富生产单位,由于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资本的利润,因此,在利润的驱使下,整个社会充斥着假冒伪劣,毒垃圾,毒食品等生产单位。而在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下,生产的目的是为社会中每个人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因此,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一旦建立起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假冒伪劣,毒垃圾,毒食品等生产单位将彻底消灭。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一个人为了自己充分自由地发展,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或工业,或农业,或科研,当自己知识和技能不足时,可到学校或相关培训机构学习。这样,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将消灭使人们被迫服从于特定社会分工的束缚(在阶级社会中是由社会分工引发的阶级之间的奴役)的生活状况,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将消灭分工。

第七,生产所产生的阶级关系不同。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下开展的任何生产活动,都由两种利益相互对立的人群相结合而成,一种人是拥有资本和行使资本权利的人群,他们掌控着整个社会的生产活动及财富分配,这种人就是资本家阶级,另一种人是为了自己生存而被迫出卖劳动力为资本家生产财富的人群,这种人就是无产阶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家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受资本家阶级的奴役,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奴隶。资本家阶级掌控着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与此同时,资本家阶级掌控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及思想的生产,掌控着镇压无产阶级的暴力工具,即国家政权。而无产阶级革命搞的共产主义生产方式,是整个社会中每个生产者自觉地组织起来,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活动,在生产活动中,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互帮互助的关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从事生产、科研以及其他各种社会活动,以此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这样,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将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异,使社会进入一个无阶级的社会。

通过对比我们看到,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比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更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它将带领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没有阶级及阶级压迫的新世界。每个无产者,为了实现自身的解放,就迫切地需要投身到共产主义革命运动中去。


来源:http://www.wehandin.tk/showtopic-15122.aspx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22-05-19 13:43:38
TOP
8#

回复 6楼锤子的帖子

你说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是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可你又说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派受到苏联修正主义理论的影响,未能注意到生产方式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的实践失败了。我想问你,消灭资产阶级生产方式是否要消灭商品?是否要消灭作为商品交换方式的市场?你觉得在当时情况下消灭商品和市场是否符合当时情况?你不顾客观规律,要求在那个时代消灭商品消灭市场是否是极左思潮?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还带有资本主义残余的资本主义社会。按毛泽东的话来说,是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国家,还不能够消灭商品和市场。结合客观规律判断,虽然一时无法消灭商品和市场,他是不是正在限制商品和市场?这就说明,他的基本认识和对商品市场的基本态度是正确的。至于实践失败的原因,你如何言之凿凿一定是受了修正理论影响,而不是正确的理论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了阶级敌人的阻挠破坏呢?
TOP
9#

回复 7楼锤子的帖子

这段基本无异议。
TOP
10#

关于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在生产方式上保留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所引起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可见大树写的:

浅析毛泽东时代的生产方式及阶级关系
http://www.wehandin.tk/showtopic-14754.aspx
TOP
11#

我说了,是否立即消灭商品和市场要看国情。消消灭商品和市场,刘少奇就搞过嘛,结果呢?中央不得不允许一部分小私有和市场来改善人民生活,连消灭商品和市场如果连人民生活都无法保障了,统治基础都动摇了谈什么革命?你们只看马列,不看斯毛,把两者分割起来,一谈这些问题就马克思说了什么,列宁又说了什么。请问:马克思列宁有实际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吗?马列的原则是对的,私有制商品市场都是要消灭的,问题是它能不能一下被消灭,是否会出现不等消灭商品市场,这种极左的做法会不会先把自己的政权葬送了,还达不到消灭商品和市场的目的?你说商品市场可能给权力带来寻租空间而使官僚阶级尾大不掉,那么依当时的条件能不能废除官僚?显然是不能的,不然为什么毛的举措都是限制商品市场限制管官僚而不是一下打倒?那么现在可不可以消灭商品和市场呢?完全不依靠官僚呢?是可以的!条件是具备了,可是我们已经失去了政权,所以只能走一段回头路了。
TOP
12#

过去问题的争论可以放放,只需要对现在将要进行的无产阶级革命性质认定是共产主义的就行。

马克思主义者与现代修正主义者之间的分歧
http://www.wehandin.tk/showtopic-15328.aspx
TOP
13#

回复 12楼锤子的帖子

斯大林说,苏联某些同志断定说,党在我国取得了政权并把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以后,还保存商品生产,是作得不对的,应当消除商品生产。他们引了恩格斯如下的话来作证明:“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那么商品生产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随之消除。”(见《反杜林论》)这些同志大错特错。恩格斯的这段话没有明确指出,究竟是一切还是一部分生产资料转归全民所有。在《反杜林论》的另一个地方,恩格斯讲到占有“一切生产资料”,讲到占有“生产资料的全部总和”。不是把一部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而是把一切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不仅把工业中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把农业中的生产资料都转归全民所有。恩格斯认为,在这样的国家中,在把一切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同时,还应该消除商品生产。这当然是正确的。

斯大林说,在恩格斯的公式中所指的,“不是把一部分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而是把一切生产资料收归国有,即不仅把工业中的生产资料,而且也把农业中的生产资料都转归全民所有”,“恩格斯认为,在这样的国家中,在把一切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同时,还应该消除商品生产”。我们的人民公社,现在是集体所有制,究竟是扩大自然经济,还是扩大商品经济?或是两者都要扩大?现在,在有些人看来,人民公社经济主要是自然经济。他们认为人民公社只有自给自足,才是有名誉的,如果进行商品生产,就是不名誉的。这种看法是不对的。


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消灭商品生产之势,一提商品生产就发愁,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他们向往共产主义,倾向不要商业了,至少有几十万人想不要商业了。我们有些号称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家表现得更“左”,主张现在就消灭商品生产,实行产品调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他们没有区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差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用商品生产的重要性,不懂得社会主义的现阶段,价值、价格和货币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这些表明,他们根本不认识无产阶级对五亿农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前,我们利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团结几亿农民;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还要利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来团结五亿农民。有了人民公社,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更要有计划地发展。例如,畜产品、大豆、黄麻、肠衣、果木、皮毛等等,都要发展。如果不实行商品交换,把陕西的核桃拿来吃,一个钱不给,陕西的农民干吗?把七里营的棉花无代价地调出来行吗?你如果这样做,马上就要打破脑袋。

“生产资料不是商品”,我们是,又不是。生产资料在我们还有一部分是商品。现在,我们的国家只占有了一部分生产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就想立刻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制,想废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行物资调拨。这样做,就是剥夺农民。斯大林分析恩格斯的话是对的。只有国家把一切生产资料都占有了,社会的产品十分丰富了,才有可能废除商业,商品交换才能过渡到产品交换。我们的经济学家似乎没有懂得这一点。我提倡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想用斯大林这个死人来压活人。

斯大林说,另一种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在夺取政权后,立即着手剥夺农村的中小生产者,把他们的生产资料公有化。这是一条荒谬和犯罪的道路,这样做将会把农民长久地抛到无产阶级的敌人的阵营里去,从而摧毁社会主义革命的任何可能性。
斯大林说,有人说,在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建立,而雇佣劳动制度和剥削制度已被消灭以后,商品生产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就应该消除商品生产。

这也是不对的。

毛主席评论说,把书中的“我国”两字改为“中国”来读,就十分有味道。


毛主席评论说,斯大林在这里说,在苏联有“另一种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要剥夺农村的中小生产者。我国现在也有这种人。有些同志急于要宣布人民公社为全民所有。有的人虽然没有像苏联那些可怜的马克思主义者那样,直截了当地说,要剥夺农村中的中小生产者,而是说废除商业,实行调拨。如果这样做,实质上就是剥夺农民,就会使台湾高兴。我们一九五四年犯过点错误,征购将近九百亿斤粮食,过头了一点,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农民手里有多少粮,结果闹得很厉害。人人说粮食,户户谈统购。后来我们总结了这个经验,改正了这个错误,一九五五年征购数字定为八百三十亿斤粮食,比上一年减少近七十亿斤粮食。第一个反对我们减少购粮数目的是×××。怪得很,资本家这样“革命”,原来是阴谋,可见资产阶级唯恐我们天下不乱。

人民公社的农民有劳动所有权,有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种子、工具、水利工程、林木、肥料等)所有权,因此有产品所有权。不知道什么道理,我们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忽然把这些问题忘记了。他们在看书本时是马克思主义,碰到经济实践,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就打了折扣,思想很混乱。如果按照他们的意见去办,在政策上犯了错误,就有脱离农民的危险,就要把农民引导到敌人那里去。

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严重注意。

斯大林说,有人说商品生产在任何条件下总还是要引导到而且一定会引导到资本主义。这是不对的。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资本主义生产是在这样的场合开始的,即生产资料是集中在私人手中,而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工人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

但是,如果这些使商品生产转化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已不存在,如果剥削制度早已消灭,可不可以认为商品生产总还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呢?不,不可以这样认为。决不能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某种不依赖周围经济条件而独立自在的东西。商品生产比资本主义生产更老些。它在奴隶制度下就存在过,并且替奴隶制度服务过,然而并没有引导到资本主义。它在封建制度下就存在过,并且替封建制度服务过,可是,虽然它为资本主义生产准备了若干条件,却没有引导到资本主义。试问,为什么商品生产就不能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而并不引导到资本主义呢?

毛主席评论说,斯大林说:“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不能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混为一谈”。这个说法对。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已经把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了全民所有制,已经把资本家从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排挤出去,现在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是国家和人民公社,这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有本质差别的。现在我们有些同志怕商品,无非是怕资本主义。怕商品干什么?不要怕。因为我们有共产党的领导,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有工人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有各级党组织,有成千成万的党员,有广大的贫下中农作为我们的依靠,我们可以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斯大林这句话说得正确:“决不能把商品生产看作是某种不依赖周围经济条件而独立自在的东西。”不能孤立地看商品生产,要看它与什么经济相联系。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相联系,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相联系,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商品生产从古就有。商朝为什么叫商朝呢?是因为有了商品生产,这是郭沫若考证出来的。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纣王伐徐州之夷,打了胜仗,但损失很大,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使商朝亡了国。史书说:周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这是夸张的说法。孟子不相信这个说法,他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斯大林说:“在我国,商品生产没有像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那样漫无限制和包罗一切地扩展着。”这个话说得对。我们早在一九四九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就说过:“中国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它将从几个方面被限制——在活动范围方面,在税收政策方面,在市场价格方面,在劳动条件方面”。我们对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容许其存在和发展,但是,我们又从各方面,按照各地、各业和各个时期的具体情况,对于资本主义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时间达六年之久,经过加工定货、统购包销、公私合营这样三个步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到一九五六年,他们实际上空手过来了。斯大林所的“决定性的经济条件”,在我国也完全有了。斯大林说:“试问,为什么商品生产就不能在一定时期内同样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而并不引导到资本主义呢?”

这句话很重要。利用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斯大林讲了很多理由。那么,商品生产有没有消极作用呢?有,就限制它,否定它,过去的资本主义的“鬼”已经吃掉了,将来再出现资本主义的“鬼”,就再吃掉它。怕这个“鬼”干什么?不要怕。我们发展商品生产,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为了五亿农民,为了巩固工农联盟,为了引导五亿农民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

在这方面,商品生产还是一个有利的工具,这点应当肯定,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工具。要把这个问题,提到干部中好好讨论。
同志们,我们才九年,就急着不要商品,这种主张是不对的。只有当一切生产资料都归国家所有了,只有当社会产品大为丰富了,而中央组织有权支配一切产品的时候,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不必要而消失。相反,只要两种所有制没有变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商品生产就还不可能废除,商品交换也还不可能废除。
在两种所有制存在的时间内,必须经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去引导农民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在条件具备的时候,过渡到全民所有制。这是第一个过渡。

还有第二个过渡,就是从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过渡到单一的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从“各尽所能,按劳分配”,过渡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我们革命战争用了二十二年才取得全国的胜利,我们曾经耐心地等待胜利。搞社会主义没有耐心如何行?没有耐心不行。对台湾也是如此。争取台湾一部分中下级和上级分裂,不是没有可能的。杜勒斯、蒋介石在一起好,还是争取一部分到我们这边好?我们谨慎小心,蒋也谨慎小心。对美国佬就是要警告,说明我们是受气。许多人对我们警告的做法不了解,我看要警告三千六百次,现在只警告了三十多次,美国人不搞了,事实上承认了我们规定的十二海里国界线,可见得还是灵。只要还存在两种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极其必要,极其有用。如果你们不同意,你们就来驳斯大林吧!

毛主席在评论斯大林关于商品生产的理论时,特别指出,商品生产消亡的条件,除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以外,还有有生产力高度发达,产品极大丰富这一条。

毛主席说,这段里关于商品存在的条件,阐述得不完整。两种所有制存在,是商品生产的主要前提。但商品生产的命运,最终和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有密切关系。

因此,即使是过渡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有可能存在。集体所有制如何过渡到单一的全民所有制问题,斯大林自己也没有解决。他很聪明,说要单独讨论,回避了这个问题。
TOP
14#

中国学生向苏联老师学习,结果苏联和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即使中国爆发了文革)遭受完全一致的命运,这是难道是巧合吗?

看来,你对新时期无产阶级革命纲领是共产主义性质还有所保留。

关于刘少奇的共产风,这篇文章有分析过:
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是消灭商品生产
http://www.wehandin.tk/showtopic-14662.aspx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22-05-20 17:03:14
TOP
15#

1958年主席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并没有发现党内路线斗争其本质是新生的官僚者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斗争。1962年才发现并提出来的。文化革命时期就发生了更大的转变。

可以看看下文化革命时期的人民日报的文章:

驳孙冶方的修正主义“经济纲领
http://www.wehandin.tk/showtopic-14676.aspx
TOP
16#

无产阶级专政要建立一个没有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吗?

见:http://www.wehandin.tk/showtopic-15168.aspx
TOP
17#

回复 16楼锤子的帖子

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中,生产方式(德语:Produktionsweise)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定组合:

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如工具,生产机械,商业和工业建筑,其他基础设施,技术知识,材料,植物,动物和开发土地的)。
社会的和技术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包括管理社会生产性资产(通常是法律上编纂的),权力和控制关系,合作性工作关系和结社形式,人与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将生产模式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生产力、产权关系(又称,生产关系)、上层结构(包含着法律、政治、宗教、美学或哲学等),而在这三个生产模式中,生产力与产权关系相互冲突,而产权关系又跟上层结构相互制约。 马克思也同时用了“对应”、“制约”、“决定”三种动词去连接上层结构与生产模式。
TOP
18#

回复 46876楼章丘陵川的帖子


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117页)
这句话说明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这段话说明了生产方式同生产关系一样是受生产力决定的。这就更加说明了,要改变旧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一定要达到相对应的水平。那么要消灭商品和以商品市场为媒介的交换方式,必先有足够的生产力来支持消灭商品和市场。我个人认为消灭商品和市场,必须零敲碎打,根本生产力水平扩大供给范围达到逐步消灭市场的目的,而不是刚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立马要消灭它,结果造成供应不足,人民生活困难,这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TOP
19#

原文:
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中,生产方式(德语:Produktionsweise)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定组合:
生产力:包括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如工具,生产机械,商业和工业建筑,其他基础设施,技术知识,材料,植物,动物和开发土地的)。
社会的和技术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包括管理社会生产性资产(通常是法律上编纂的),权力和控制关系,合作性工作关系和结社形式,人与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阶级之间的关系。
马克思将生产模式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生产力、产权关系(又称,生产关系)、上层结构(包含着法律、政治、宗教、美学或哲学等),而在这三个生产模式中,生产力与产权关系相互冲突,而产权关系又跟上层结构相互制约。 马克思也同时用了“对应”、“制约”、“决定”三种动词去连接上层结构与生产模式。


这段话出自哪里?是你的原创吗?
TOP
20#

原文:
马克思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也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117页)
这句话说明了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他这段话说明了生产方式同生产关系一样是受生产力决定的。这就更加说明了,要改变旧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一定要达到相对应的水平。那么要消灭商品和以商品市场为媒介的交换方式,必先有足够的生产力来支持消灭商品和市场。我个人认为消灭商品和市场,必须零敲碎打,根本生产力水平扩大供给范围达到逐步消灭市场的目的,而不是刚刚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就立马要消灭它,结果造成供应不足,人民生活困难,这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后,世界就开始进入共产主义革命阶段。这是因为,早在1825年,英国就爆发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革命来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共产主义革命理论一旦诞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地区的无产阶级就可以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世界,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础,逐步推行共产主义生产方式。关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中这样叙述:
那么试问:俄国公社,这一固然已经大遭破坏的原始土地公共所有制形式,是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呢?或者,它还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呢?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共所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中国的革命实践也证明了马克思这个论断,西藏的奴隶制社会,在西藏解放后跨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了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本质是国家资本主义),中国从封建小生产方式过渡到国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从1953年到1956年,只用了3年时间就完成了。1958年大跃进时期,人民群众就有搞共产主义的实践,但被官僚者阶级用“五风”大力破坏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旦被无产阶级掌握,就会转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本身就是强大的生产力。
你提出的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保留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先发展生产力,然后再逐步消灭商品生产方式。这个观点和刘少奇邓小平提出的“唯生产力论”一致。刘少奇建国初就提出要先搞一段资本主义,等生产力发展起来了,再搞社会主义。邓小平说,我们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问题在于,这些走资派把生产力简单理解为生产资料,他们不清楚生产资料是生产者生产出来的,生产者才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在这些官僚资产阶级的眼里,只有让资产阶级剥削压迫无产阶级的劳动才是发展生产力,无产阶级自觉地来搞共产主义生产就不能发展生产力,这条路线是剥削阶级要走的路线。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22-05-21 02:11:13
TOP
21#

回复 19楼锤子的帖子

出自维基百科,如果你认为你理解的更准确,你也可以像这样描述,至少我能看懂维基百科,但看不懂你洋洋千字写了些什么。
TOP
22#

"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中,生产方式(德语:Produktionsweise)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定组合"

这个解释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一致的。

在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对“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解释:
人们为了生产物质生活资料,必须有一定的生产力和一定的生产关系。这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就构成一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它的社会形式。生产方式的性质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例如奴隶社会的生产方式是由奴隶制的生产关系所决定;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是由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所决定。

苏联的这种解释,把生产方式对生产关系的基础性制约作用完全忽略了。

理解生产方式很简单,我们常说的小生产方式,社会大生产方式或商品生产方式等,都属于生产方式的范畴。而生产关系则是一定生产方式下形成的(1)人与生产工具及生产对象之间的关系,(2)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产品的分配关系。

关于生产方式对生产关系的制约作用,我举个例子,你就很清楚了。你在保留商品生产和交换方式下,政府规定,买卖双方利益是一致的,两者关系是平等的。这个规定有用吗?肯定没有,卖方一定希望卖个高价,买方一定希望买个低价,两者之间利益是对立的。怎么解决双方利益对立关系,只有市场竞争。再举例,你在保留商品生产和交换方式下,政府号召劳动人民,很斗“私”字一闪念,当农村社员看到政府很低的粮食收购价时(尽管自由市场上粮食价格很高),一定不要想‘’自己吃亏了”,这个念头能消除吗?肯定不能。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物质的东西,只能用物质方式消除。物质东西你用行政法令或意识去消除,必然陷入唯心主义。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22-05-21 11:15:29
TOP
23#

回复 22楼锤子的帖子

换平台私聊吧,这论坛真是用的够够的。输入框挡住字都看不清输了什么,还没发保存草稿,一切应用就不见了
TOP
24#

中国左派长期受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先入为主的影响,完全无视商品生产及交换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生产关系及社会关系。要改变这种错误认识,只有认真读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才能转变过来。
TOP
25#

回复 13楼章丘陵川的帖子

他们没有区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差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利用商品生产的重要性,不懂得社会主义的现阶段,价值、价格和货币在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中的积极作用。这些表明,他们根本不认识无产阶级对五亿农民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这一段可以说是毛时代不可能脱离商品经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五亿农民的存在。在当时的中国,农民依然处于一种小生产的、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这种环境使得农民天然具有半封建性,而商品经济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具有瓦解封建小农、促进和提高生产力的革命性,也必然是不可能消亡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但是我们今天面对的是21世纪的中国,而非毛时代的中国。在现在或者不久的将来,半封建性质的小农将会彻底成为历史,这就为消灭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建立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提供了社会物质条件。拿毛时代或者列宁斯大林时代的条件为蓝本来设想未来有可能建成的社会主义的状况,是既不了解毛时代也不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情况;而如果说假使毛时代有正确的理论,实施正确的政策就能避免资本主义化的历史命运,那就不符合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属于唯心主义的空想了。
最后编辑可乐鸡翅 最后编辑于 2022-05-21 14:35:21
TOP
26#

回复 24楼锤子的帖子

唯我独革,其余都是修是吧?中国左派无人比你更左是吧?净学马列的短处,不学马列的长处。你首先得是中国人,其次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你在中国讲马克思主义就要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你说了那么多,就是觉得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不立即消灭商品和市场给了官僚寻租空间右了。那有些人还觉国共合作抗日右了呢!即使消灭了商品和市场就一定不会出现官僚阶级?两者有必然联系?我问你,就算当时社会产品的生产能力足以全面实现供给,不需要商品和市场,需不需要人来调配资源?如果需要,那就有权力寻租的空间,就必然产生官僚。消灭官僚资产阶级,不从生产关系下手,扩大民主,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却舍本逐末,挑起商品和市场的毛病,真是头痛医脚。听你啰哩巴嗦半天,你把商品和市场纳入生产方式之中,你搞懂了奴隶制,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生产方式的表现形态了没有?商品和市场早在商周就有了,照你这么说,奴隶制社会也有商品和市场,它的生产方式是资本主义的?这不搞笑吗?认识到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就是唯生产力论?解放生产力是生产力没解放之前的任务,那么既然生产已经得到解放了,劳动者摆脱了剥削压迫,下一步难道不该是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主要就是探讨人与环境的理论,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理论。生产力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密切结合。生产关系是对在社会生产中,人与人,人与物,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我不知道你理解的生产方式是啥,我理解的生产方式受生产力决定,生产力达不到,它就无法改变。生产方式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里?你拿商品市场去套生产方式对生产关系的制约作用,可商品市场到底属不属于生产方式内容你都没搞清楚。它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所谓矛盾运动,即是即互相促进,又互相掣肘,不同阶段它表现形式也不同。
你马列读傻了吧?连斯毛你都要否了?乱拳打死老师傅?他们不都比你懂马列主义?你指责他们修了,你自己学了个半熟说他们修了?你好好看看,到底你洋洋千言说的透彻,还是我这席话说的透彻?学马列不是你这样皓首穷经埋进纸堆学的,是要不光自己能理解,还能用凝练生动的语言高密度的把马列主义理论讲透讲懂的。别人的东西你不消化始终是别人的,你自己也不好用,这就叫死学死用。
中国人要学马列主义,就要以毛为主,以马恩列斯为辅。你看的马恩全集多是跛脚的翻译腔,不符合中国人语言习惯,没点基本水平能看懂?所以我说以毛为主,以马恩列斯为辅。你先学好了毛的用中国话讲述马克思主义的本领了再学马恩列斯不迟,你第一步学习贯通毛把马列主义通俗化的能力都没走好,第二步第三步不摔跟头才怪呢!如果不是专门研究理论的普通群众,马恩列斯的文章完全可以选读而不必通读。读马列原著,你还没到那阶段,至少你也要自己能翻译外文,吃别人嚼过的馒头这不叫读原著,这样下去只能是逆练马列走火入魔。
TOP
27#

回复 25楼可乐鸡翅的帖子

所以说,要变商品经济为产品经济,必须对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准确的认识,有几分生产力,就实行多大范围的产品经济。为什么人们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象是贫穷落后和产品单一呢?就是因为能支撑产品经济的生产力发展还不够充分,必须配合商品经济作为必要补充,待产品经济的供应能力提升上去了,不用借助商品经济就能给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生活,谁还会选择商品经济?就现在都还有一大批人声称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用脚投票了,你空口白牙说得过人家?一是计划经济时间发展时间短,本来就弱。二是阶级敌人居中捣乱破坏。当时当务之急是利用商品经济维持政权平稳,减少敌人破坏,为产品经济由弱到强争取时间,但凡计划经济强起来他们早就闭嘴了,如何能如此猖狂叫嚣计划经济不如市场经济?比如两个人打架,一个人年富力强,一个人年幼力小,年幼也就算了,还有人拉偏架使绊子,你说是应该服软还是硬刚?理智的做法就是服软发展实力寻找机会断其羽翼,最后以弱胜强。人们生活困难,生活单调,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谁还会支持社会主义?还怎么教育青年们相信社会主义?光靠信仰不靠疗效行吗?不行的!之所以不消灭商品和市场,就是怕单纯依靠不成熟的产品经济,导致人民生活困难,对社会主义制度不信任,连社会主义制度都不保了,还怎么发展产品经济,提高供应能力?最终消灭商品经济?这不是给资产阶级复辟留了空子?至于官僚主义,只要还有代理制度,没有对产品去向的严密监督和直接分配,没有基层直通上层的民主制度,就依然有用权力谋私的空间,也就有官僚资产阶级出现的土壤,这与实行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没有关系。
最后编辑章丘陵川 最后编辑于 2022-05-21 17:12:54
TOP
28#

回复 46886楼章丘陵川的帖子

这难道不是说,生产方式、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些关系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平相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吗?【批注:这里不是说,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是同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吗?】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的果实(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碎生产力在其中产生的那些传统形式。【批注:为了巩固以前的生产力,防止生产力倒退,必须要排除一切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改造上层建筑】从此以后,从前的革命阶级将成为保守阶级。
【尾注:确保生产力不断发展是革命阶级的核心任务,一切行动都是围绕着它来进行的,这不是唯生产力论。修正主义的唯生产力论不是唯生产力论,而是唯商品论,人民生活困难他们会认为是商品生产不足。好好想想看,同样是发展生产力,他们是怎么发展的?而我们是怎么发展的?他们是扩大商品经济,计划市场双轨并行,最终倒向全面的市场,却并没有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因为商品经济产品按资分配。我们同样也扩大商品经济,发展市场,是为了填补计划空缺。也是双轨并行,但最后是并到产品经济一条道上。这是两条不同的路线,我们不光要看到殊途同归,也要能看到同途殊归。要认清资产阶级路线的实质,认识到它并不是什么唯生产力论,而是唯商品论的事实。】
这也是马恩全集的一段话,锤子同志却没有看到。
最后编辑章丘陵川 最后编辑于 2022-05-21 16:54:08
TOP
29#


楼上章丘陵川,你说哪一段是马恩全集里的话?出自马恩全集什么地方?
TOP
30#

这样,为了正确地判断封建的生产,必须把它当做以对抗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来考察。必须指出,财富怎样在这种对抗中间形成,生产力怎样和阶级对抗同时发展,这些阶级中一个代表着社会上坏的、否定的方面的阶级怎样不断地成长,直到它求得解放的物质 条件最后成熟。这难道不是说,生产方式、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 些关系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 平相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吗?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的果实(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碎生产力在其中产生的那些传统形式。从此以后,从前的革命阶级将成为保守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154-155页》

这句话的背景: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的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第七个说明,主要是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说成是永恒的规律,而在此之前的是人们臆造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历史终结的观点。马克思这里强调,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无法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必须用新的生产方式来代替,当然这种斗争必然以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的革命阶级来完成。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同样面临着被否定的命运。下面就马克思的这段话,说说我的理解(红字部分为我的理解)。

为了正确地判断封建的生产,必须把它当做以对抗为基础的生产方式来考察。(生产力与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的对抗具体表现为,在封建社会初期,封建小生产方式下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对抗,封建末期,除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对抗外,加入了由商业贸易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形成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对抗,农民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同盟军)

必须指出,财富怎样在这种对抗中间形成,生产力怎样和阶级对抗同时发展,这些阶级中一个代表着社会上坏的、否定的方面的阶级怎样不断地成长,直到它求得解放的物质条件最后成熟。(在封建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以获取价值增殖为目的商品生产方式,由此产生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在封建统治阶级--地主阶级看来,是‘坏’的方面,‘坏’的方面发展成熟,必然用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法国大革命就在这种社会基础上爆发的)

这难道不是说,生产方式、生产力在其中发展的那 些关系并不是永恒的规律,而是同人们及其生产力发展的一定水 平相适应的东西,人们生产力的一切变化必然引起他们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吗?(这句话,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这些人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当做永恒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只不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发展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生产关系而已。)

由于最重要的是不使文明的果实(已经获得的生产力)被剥夺,所以必须粉碎生产力在其中产生的那些传统形式。从此以后,从前的革命阶级将成为保守阶级。(在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革命进程中,在封建贵族眼里,封建封建文明的果实被资产阶级剥夺了。而在历史唯物主义者眼里,资产阶级革命是粉碎了封建的生产方式及制度,代之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制度建立起来后,资产阶级就成为了保守阶级,无产阶级成为了革命阶级,对资本主义进行否定,用共产主义取而代之)
最后编辑锤子 最后编辑于 2022-05-26 14:24:2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